1885年,74岁左宗棠去世,消息传来,慈禧如闻晴天霹雳,好半天才回过神来,于是诏谕立即派发各省:追赠左宗棠为太傅,恩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 19世纪的晚期,清朝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1885年7月27日,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发生,那就是左宗棠的去世,享年74岁。左宗棠以其坚定的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的抵抗而闻名。他的逝世不仅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且对清朝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宗棠的去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他在生前担任过多个重要职位,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等,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使他在中外有着极高的声望。因此,他的死亡被视为大清王朝的一大损失,许多人怀疑这个多事之秋的帝国还能维持多久。 慈禧太后对左宗棠的去世有着复杂的情感。尽管左宗棠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甚至在一些官方场合中表现出对慈禧的不完全顺从,慈禧仍认识到保持对这样的强硬人物的表面尊敬是必要的。 为了维护朝廷的形象和稳定,慈禧太后迅速颁布诏书,追赠左宗棠为太傅,赐予“文襄”之谥号,并下令发放三千两银子以治丧。 国际上,左宗棠的死被外国势力视为一个机会。在他生前,左宗棠以强硬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对抗外国侵略者,特别是在台湾与法国的冲突以及与英国在上海的对峙中。 左宗棠的政策和行为多次给外国列强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因此,他的去世让这些国家松了一口气,认为清朝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抵抗外侵的领导者。 俄国人对他的死也感到如释重负。在他的指挥下,清军曾成功将俄军从新疆赶出,并收复了伊犁等地。左宗棠的严厉对待和坚定态度使得俄国在中亚的扩张计划受阻。他的逝世在某种意义上为俄国等列强在中国的进一步侵略扫清了障碍。 19世纪,大清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挑战。随着一系列外国势力的侵扰及国内政治的纷争,朝廷内部的派系斗争尤为激烈。此时的政坛,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对立特别引人注目——左宗棠和李鸿章。 李鸿章作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官,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是与法国就越南问题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这一条约虽然在战场上是在中国取得胜利之后签订的,却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和批评。 它被认为是一份牺牲国家利益的不平等条约,让中国在国际上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左宗棠作为当时的湖南巡抚及著名的抗外英雄,对此条约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公开批评李鸿章,甚至指责李鸿章的行为误国误民。 左宗棠的这一行为显然触动了李鸿章的神经。作为对策,李鸿章不仅在政治上打压左宗棠,还决定通过对左宗棠麾下的将领进行打击来警示左宗棠。 他指使其亲信潘鼎新、刘铭传等人陷害左宗棠的部将王德榜等人,导致他们被充军流放。在这一过程中,左宗棠力图为其属下辩护,试图扭转案件的走向。 然而,在这场政治风波的关键时刻,左宗棠突然病逝。左宗棠的死,实际上为李鸿章清除了一大政敌,使他能在清朝末年的外交场合更加没有顾虑地行事。 此后的李鸿章,在面对外国势力时更加屈服,他在多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上显得更加迫不及待,其中包括与列强的谈判和签订条约。他的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外部压力,却在更大程度上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 在大清的晚期,随着李鸿章、左宗棠等一代名臣相继离世,清朝的国力日益衰弱,民族复兴的呼声也愈发微弱。 来自 李连利著. 左宗棠评传 晚清第一帅[M]. 2013
林则徐左宗棠才是民族脊梁,而不是曾剃头,李鸿章这些烂货色。
@:李“撸”左很用功,然后,先是“签了”一个《马关》,再签一个《辛丑》,虽然它很“善掰”,但是,脸都丢到了“阎王爷”那里、去了,~?[滑稽笑][滑稽笑]
@:1885年,左宗棠病逝,1895年,甲午海战,~?[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