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年,李世民自觉时日不多,把太子李治叫来:“朕走后,有一人,朕恐怕你将来会管不住他。所以,你现在传朕令,贬他离京。半年后,你再召他入京。”李治懵了,此人是谁?李世民说:“他是李勣,但如果他不从令,你就把他砍了!” 自古以来,皇帝最怕的便是“功高盖主”的臣子。 毕竟,每一位皇帝,要想建立丰功伟业,就需要有能力的大臣。随着功劳越来越大,这些臣子的权力也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到最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果皇帝在世时,这些臣子不敢造次,可一旦皇帝先走一步,那么这些权臣重臣要是还活着,继位的皇帝肯定管不住。 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所以不少朝代都会出现,开国皇帝在临死前寻找各种理由杀了那些曾经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大臣的事。 咱们你最为熟知的就是朱元璋火烧庆功楼,蓝玉案等等。 当然就算是贤德如李世民这样的明君,仍是逃不过。 在李渊起义之时,李世民带着手下一众名将东征西战,立下赫赫战功。可奈何他的父亲喜爱长子,想要把皇位传给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 李世民明白,皇位之争无手足,于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 而一直追随李世民的众多大将,义无反顾支持他。唯有一人,却选择了中立,他就是李勣。 虽然李勣不如程咬金、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这些人有名,不过李世民所打的每场战役,都是李勣为之出生入死,比之程咬金等丝毫不差。 可皇帝用人,可不看功劳和能力,最看重的则是忠心。 既然在玄武门之变中,李勣没有支持李世民,那么李世民就算一直优待他,却不会信任。 而随着李世民即将走到人生尽头,之前跟随他南征北战的那些功臣不少也早已离世,没有了其他重臣的制衡,李世民也担心自己的儿子李治压不住此人,这才特意吩咐李治用此计策。 于是李世民下旨:贬谪李勣出京出任叠州都督。 跟随李世民如此多年,李勣又如何猜不出他的心思,于是立刻走马上任,甚至连走之前,家都没回。 随后李治按照李世民的交代,又下旨,不仅召回李勣,并委以重任,拔擢他为洛州刺史,同中书门下,参与执掌机要。 李世民给李治出的招,虽然看似简单,但这样的帝王之术却非常有讲究。 首先李世民是借此警告李勣,就算他功劳再大也是臣子,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并且也是震慑李勣,让他日后不要做出格的事。 其次,也是在群臣面前给李治树立一个仁德君主的形象,让他能够服众。当然也让李治卖了一个人情给李勣,让他以后能心怀感恩。 不过世事难料,李世民怎么都没想过,也正是因为他这一招,却为武则天称帝埋下了伏笔。 后来李治想要立武则天为后,可却遭到了群臣的极力反对,而其中长孙无忌态度最是明确。 这让李治一时为难,他就问李勣的意思。 可李勣又开始了当时玄武门之变的策略,选择了中立,让李治自己决定。 于是武则天不仅成为了李氏天下的皇后,后来更是成为皇太后,甚至夺了李家的天下,自己称帝。 现在看来,还是李勣更有城府,由于他的圆滑和处世之道,让他在皇族之间的斗争中独善其身。 历史真的很有意思,怪不得有句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呢。
这招感觉是学高欢的
这种不三不四的玩意儿,真正才是该死。最终还是心慈手软,酿成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