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笔室/梅花媒体集团 两岸领导人都对恢复观光旅游发表重要谈话,传达善意,符合业

潘璋聊生活趣事 2024-11-02 12:33:43

主笔室/梅花媒体集团 两岸领导人都对恢复观光旅游发表重要谈话,传达善意,符合业者及民众的共同利益与期望,但政治力介入造成「观光壁垒」,导致两岸旅游持续萎缩,如何摆脱政治枷锁,透过观光产业突破两岸人民往来僵局,恢复往日荣景是个重大挑战,也是改善两岸关系的契机。 赖清德在520就职演说中宣示,在对等、尊严的原则下,以对话取代对抗,交流取代围堵,进行合作,可以先从重启双边对等的观光旅游开始;他紧接着在「台北国际观光博览会」表示,观光是无烟囱工业,会推动观光产业。 言犹在耳,民进党当局去年底画出的来台观光客1200万人次大饼不堪一击,赖当局日前再下修为750万人次,回到12年前的水准。预估今年出国旅游人数将高达1750万人次,因此,观光人数逆差今年可能高达1000万人次,观光贸易逆差直逼新台币7300亿元,均改写去年创下的542万人次与4436亿元纪录。 看在业者眼中,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除了地震、台风等「天灾」的借口外,两岸敌意螺旋上升,台海安全形势加速恶化的「人祸」才是问题症结。 观光旅游「惨」业 两岸同受其害 回顾两岸旅游沧桑史,自2008年7月迄今年8月底止,中国大陆团体旅客来台观光达1433万余人次;陆客自由行部分,自2011年6月至今年8月,共有765万人次。2015年的418万人次创下了陸客来台最高峰,但自从民进党再度执政后,两岸观光旅游急转直下,荣景不再。 2019年大陆宣布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旅游;而2020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疫情为借口,禁止大陆居民来台,停止台湾旅行社经营赴大陆旅行团业务,原本互利、互惠的两岸观光交流奄奄一息。以去年大陆22.6万人次来台,与2019年的248万人次相比,台湾旅游业者营收顿减1150亿元。 民进党当局先以大陆片面改变M503航线为由,继续维持禁团令,赖清德就任后公开鼓吹「新两国论」、推动务实台独路线,只见两岸堆叠起更深的敌意与仇恨,所谓的善意不过是昙花一现。今天,禁团令依旧存在,大陆虽然开放福建居民前往马祖、金门旅游,但台湾行仍是望眼欲穿,庞大的两岸观光旅游商机对业者而言只是海市蜃楼。 疫情严重打击全球观光产业,疫情解除后,各国开放边境,都使出浑身解术全力恢复观光业,唯独两岸背道而驰。不容否认的是,大陆游客仍是非常向往来台,若两岸恢复正常观光旅游,受惠最大的一方将是台湾;观光当局与民间业者也都心知肚明,无论祭出多少优惠措施来吸引西方国家或东南亚的游客,都无法填补陆客不来的缺口。 赖清德政府依然抱持「抗中保台」、「逢中必反」教条,排斥两岸正常交流沟通,如陆委会就以大陆的「惩治台独22条」为由,警告前往大陆风险很高,又调升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旅遊警示为「橙色」灯号,建议避免非必要旅行,两岸观光旅游及从业人员的福祉沦为民进党反中、仇中的祭品。 两岸旅游未破局 仍可创造双赢结局 吊诡的是,两岸在台面上针锋相对,没有退让、妥协的空间,但又不愿片面宣布全面禁止双方双向旅游,代表了两岸对此一议题并没有完全破局。假如双方愿意将政治意识形态摆一边,停止仇视对方为敌人,仍有可能打破僵局,重开观光大门,一切维系于两岸政治领袖的智慧与格局。 以现实面来看,民间观光旅游并不涉及安全,却可创造两岸更大共同利益,嘉惠庞大相关业者与民众,同时可透过交流沟通消弭两岸敌意,绝对是双赢的结局。国民党智库「国政基金会」建言:两岸和平共处、修正限缩陆客政策、成立观光研训院、召开观光国是会议,就为恢复两岸观光旅游,重振台湾光观产业铺陈了一条可行道路。

0 阅读:23
潘璋聊生活趣事

潘璋聊生活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