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硝烟散尽,一个河南农民他不顾国仇家恨,也不听村民劝阻,执意收养了一位日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4-11-01 11:09:35

抗日战争的硝烟散尽,一个河南农民他不顾国仇家恨,也不听村民劝阻,执意收养了一位日本伤兵,然而,47年后的某一天,这位曾经的伤兵终于回到了故乡,这位老农在漫长岁月中给予的温暖和庇护,究竟会得到怎样的回报呢?   (信息来源: 2006年08月17日 大众网-农村大众—— 一家三代收养失忆日本兵四十七年)   1945年,抗战胜利吗,硝烟散尽,满目疮痍。   河南农村,战痕遍地,村民们心里也藏着不少伤痛。   仇恨的种子深深扎根,对日本鬼子,那是恨不得吃肉喝血。   偏偏这时候,村里出了个“奇葩”——孙邦俊,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居然TM收留了个日本伤兵。   这个日本兵叫石田东四郎,战场上被炸得半傻,自己人不要他了,他就像条野狗一样在村口晃来晃去。   孙邦俊看见了,心里五味杂陈。   周围人炸锅了,纷纷劝他,这可是日本鬼子!   杀我们那么多同胞,你居然还管他死活?”   孙邦俊也纠结啊,国仇家恨谁TM能忘?可看着石田东四郎那副惨样,又于心不忍,最终,他还是硬着头皮把人带回了家。   这一下,可把村里人得罪狠了,都觉得他是汉奸走狗,跟鬼子穿一条裤子。   孙家内部也不太平,老婆孩子都反对,觉得这日本兵就是个定时炸弹,指不定哪天就爆炸了。   孙邦俊顶着压力,坚持要把石田东四郎留下。   石田东四郎这伤,可不是小事,脑子受损,生活不能自理,还经常犯糊涂。   为了给孙邦俊治病,家里把所有积蓄都花光了,还四处借钱,真是搞得家底都没了。   这日本人,连麦苗和野草都分不清,下地干活净帮倒忙,孙邦俊也不嫌弃,就让他在家呆着,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时间一长,村民们发现石田东四郎其实人不错,挺实在的,还经常帮忙。   有一回,村里的恶霸调戏姑娘,石田东四郎抄起家伙就上,愣是把恶霸给吓跑了。   这一下,大伙儿对他的印象也慢慢改观了,开始接纳他,孙邦俊对石田东四郎,那真是掏心掏肺,比亲兄弟还亲。   石田东四郎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也知道感恩,孙邦俊难过的时候,他也跟着掉眼泪。   这俩人,语言不通,却TM建立了超越国界的兄弟情。   后来,政府进行人口普查,石田东四郎上了中国户口,正式成了孙家的一员。   这可苦了孙邦俊的儿子孙保杰,因为石田东四郎的特殊身份,政审没过,大学梦碎了。   孙保杰不仅不生气,还像照顾亲叔叔一样照顾石田东四郎。   1962年,孙邦俊去世了,临终时,他最牵挂的还是石田东四郎。   孙保杰握着父亲的手,承诺会照顾好叔叔,孙邦俊这才闭上了眼。   孙保杰接了父亲的活,继续照顾石田东四郎,他娶妻生子,一家人都把石田东四郎当成家人。   孙保杰一直记得爸爸的嘱咐,要帮助石田东四郎找到家人。   中日建交,给了孙保杰希望。   1992年,一个日本访华团来到了河南,孙保杰通过熟人找到了他们,讲述了石田东四郎的故事。   巧的是,团里有人认出了石田东四郎,DNA比对后,确认了他的身份。   石田东四郎的爸妈已经不在了,现在就只剩下一个弟弟叫石田小十郎。   消息传到日本,引起轰动,日本媒体大肆报道,中国老百姓的大义之举感动了无数日本人。   1993年,孙保杰亲自送石田东四郎回日本,机场上,兄弟俩抱头痛哭,场面感人至深。   石田小十郎非常感激孙家的帮助,连连鞠躬表示感谢。   孙保杰在日本待了一个月,日本人对他非常热情。   坐火车的时候,车厢里的乘客集体起立鞠躬,感谢他一家对石田东四郎的照顾。   秋田县的县长还特地登门感谢,并为日军侵华表示歉意。   石田东四郎回到日本后,病情好转,经常跟家人讲述在孙家的故事。   石田小十郎为了报恩,在日本发起募捐,筹集了500万日元,想捐给孙家。   孙保杰拒绝了那笔钱,说他们照顾石田东四郎从来没有想过要回报。   最终,这笔钱给了河南地方政府,用来支持家乡的建设。   后来,孙保杰的二儿子孙禄峰去了日本留学,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关照,还在那里结了婚,有了孩子。   1997年,孙保杰去世,石田小十郎发来唁电,表达哀悼。   孙保杰走了,但孙家和石田一家的情谊还在延续。   孙家人的故事,让人感慨万千。   他们用善良和宽容,跨越了国仇家恨,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中日友好之歌。   战争的伤痛无法抹去,但人性的光辉可以照亮未来。   中日两国人民应该携手前行,共同创造和平美好的明天。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0 阅读:29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