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人也需要特殊服务?”北京一女子不幸去世,丈夫将遗体安置在太平间,却在三天后被要求支付三万八千多元的“特殊服务费”。男子认为收费不合理,没想到工作人员强硬回应:“不按这个办,你就走啊!”
2022年2月的一天,北京市民邓先生的妻子因病在家中离世。
悲痛的他急切地安排了妻子的“后事”,将遗体送至北医三院太平间暂时存放,计划三天后火化。
可是,三天后,医院递上的一张高达3.8万元的殡仪服务清单让他完全愣住了:供饭服务600元、沐浴SPA5990元、金色地毯1500元……
邓先生困惑不解:这些“特殊服务”究竟是干什么的?真的有必要吗?
当邓先生质疑收费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这是我们的特殊服务!
不按这个办,你就走啊!”
让他无话可说。
他只是想让妻子安然离去,却被要求支付如此高昂的费用。
在此情此景下,悲痛中的邓先生无奈选择妥协。
事情曝光后,这“天价殡葬费”一度引发舆论强烈关注,而邓先生的遭遇也揭开了殡葬服务中隐藏的黑暗面。
正如河北逐鹿县医院的“抬尸费”事件,以及广州、宁乡等地的高价收费案例,殡葬行业的收费乱象在全国多地屡见不鲜。
许多殡仪馆利用丧属在丧亲期间的脆弱心理和信息不对称,推行强制收费、捆绑服务。
家属在悲伤中为亲人操办身后事,往往无暇顾及费用明细和合理性,最终花了不少冤枉钱。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费用往往暗藏暴利。
一件骨灰盒、寿衣,动辄数千上万元,甚至毛利率高达150%以上。
而像沐浴、SPA这样的“特殊服务”,家属根本无法确认服务的真实内容和必要性,却被告知无法拒绝。
这种“捆绑销售”在行业中已经形成潜规则,殡葬用品被恶意哄抬价格,这些费用让普通百姓在“死不起”的困境中承受着额外的经济压力。
我国殡葬服务早在2018年由北京市民政部门发布过明确的收费规范,规定遗体接运、存放、火化等基本殡葬服务必须实行政府指导价,并禁止乱收费行为。
然而现实中,许多殡仪馆将基本服务与各种延伸项目捆绑,一些“创意性”项目如鲜花铺路、供饭等项目混杂其中,钻政策的空子抬高费用,使得政府指导价形同虚设。
即便有政府价格管理部门的存在,但这些“灰色地带”往往未被有效管控,致使违规行为频发。
据了解,疫情期间由于殡葬需求大增,部分上市殡葬公司股价猛涨。
以福寿园和福成股份为例,去年短短两个月内股价已累计上涨80%。
资本家趁机大肆涨价,背后的商业化操作甚至推动了殡葬行业成为“黑色市场”。
殡仪馆的暴利,正是利用了这条需求曲线,把百姓的“身后事”视为牟利良机。
在许多案例中,消费者最终不得不支付远高于合理价格的费用,部分殡仪馆甚至强推“一条龙”服务,不留任何选择余地,价格明码标价成了“摆设”。
因此,专家认为消费者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比如依据《民法典》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拒绝支付未选择的服务项目。
由于这些法规落地执行困难,加之家属往往出于丧亲的特殊境况,消费者权益难以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保障。
为了整顿殡葬市场乱象,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此次对涉事公司北京天堂祥鹤殡仪服务有限公司处以数百万元罚款。
此事促使相关部门开始全面排查医院太平间外包情况,试图进一步完善监管,并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的管理。
尽管如此,治理殡葬行业乱象需要多方协作,不仅要依靠民政和市场监管部门的介入,还需设立合理的收费标准,严控殡葬基本服务和延伸服务的界限,杜绝乱收费行为。
我国殡葬行业的规范发展亟需系统化解决方案。
要推动殡葬服务的公益属性,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过度商业化。
行业协会可引导殡葬服务标准化,定期检查收费项目,并通过评比促进行业自律。
邓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北医三院太平间“天价殡葬费”事件只是冰山一角。
无论是宁乡的高价骨灰盒还是逐鹿的“抬尸费”,都揭示了殡葬服务行业价格不透明、收费不合理的问题。
消费者面对丧亲之痛,本应得到周到且适度的服务,然而“殡葬服务”却成了一些人牟取暴利的工具。
当殡葬行业服务逐渐偏离关怀逝者、尊重生者的初衷,变成了一种牟利手段,相关部门显然负有监管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