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我国专家建议用鸵鸟,取代部分猪、牛、羊等牲畜的养殖,并认为鸵鸟将成为

云舟史策说 2024-10-31 15:12:52

1996年,我国专家建议用鸵鸟,取代部分猪、牛、羊等牲畜的养殖,并认为鸵鸟将成为人类21世纪的重要肉食来源。 96年,97年的时候,中国学术界出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鸵鸟肉有可能成为下个世纪的肉类来源。 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我们已经来到了21世界,鸵鸟肉完全没有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见这个推测是错误的。 但令人好奇的是,这些专家为什么对鸵鸟肉寄予厚望呢? 先来看看鸵鸟的“简历”。鸵鸟是现存最大的鸟类,成年体重直奔400斤,身高两米开外。鸵鸟对标的主要是牛肉。 鸵鸟和牛肉一样属于“红肉”,并且一年就能长到200斤。所以科学家们希望他成为“下蛋”的牛肉。比起生小牛仔,鸵鸟下蛋当然更快。 鸵鸟蛋的营养价值可不一般,一个能顶18到24个普通鸡蛋,蛋白质含量也远超普通鸡蛋。这也意味着鸵鸟繁殖的更快。 而且鸵鸟浑身上下都是宝,鸵鸟毛售价不菲,鸵鸟蛋的蛋壳因为十分巨大,也有专人回收。这么看样鸵鸟很赚钱,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拖后腿”? 养殖鸵鸟并非易事。上世纪90年代,中国曾掀起过鸵鸟养殖热潮,但由于病毒等原因,大量鸵鸟死亡。养这些生物对环境要求挺高的,得铺上软软的沙子,还得定期换新,这可增加了不少成本。 繁殖鸵鸟需要挺大的地方,一般得上千平方米。养殖密度比较高,虽然单个不大,但总的产量挺不错的。 如果吓坏了,它们体内的激素会失调,影响正常生长。如果疾病预防工作没做好,还可能爆发疫情,风险挺大的。 市场上缺少鸵鸟肉的烹饪方法和菜谱,很多人不了解它的口感和怎么烹饪,这也影响了大家的购买欲望。 美国养殖户用植物油和多种维生素喂养鸵鸟,但成本高昂,国内养殖户难以承受。这些问题导致养殖难度加大,成本也更高。 有人试过炒鸵鸟肉,觉得肉特别硬,吃起来不太行,特别是中间那部分。所以至今为止,鸵鸟在中国仍旧不是常见的肉类,更别提代替牛肉了。 由于鸵鸟在中国较为少见,一些地方将其作为旅游项目,提供鸵鸟合影、鸵鸟拉车等服务,吸引游客,甚至有人拿来当宠物养。 鸵鸟养殖的优势和潜力显而易见,但挑战和风险也不容忽视。鸵鸟产业,能否在中国市场“飞”起来,仍需时间检验。 信息来源:《环境》1996-07-001鸵鸟——21世纪人类重要的肉食来源 《肉类工业》1997-03-015鸵鸟肉质鲜美,经济价值高——二十一世纪的主体肉食新来源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