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一群持枪匪徒,他们冲进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高声大喊:“中国人出来!”54苏的外交官高国新,不顾自己的危险,出来交涉,谁知却被当做人质扣下,一个歹徒拿着枪指着他的脑袋。 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处在一片混乱之中,周边频繁传来枪声和爆炸声。自从索马里内战爆发以来,国家的安全局势急剧恶化,经济和社会秩序几乎全面崩溃,使得外国使馆成为众多武装匪徒攻击的目标。 索马里的海盗和陆地匪徒同样猖獗。尽管当地具有丰富的经济资源,但因长期的战乱,使得这些资源无法被有效开发,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安全难以得到保障。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政府曾派遣“永门”号和“鞍山”号两艘远洋货轮,于1990年12月和1991年1月分别接回了在索马里的中国同胞。 在一次特别危险的日子里,匪徒们冲破了大使馆外的三层铁栅门,大声喊着要求中国人出来面对。 这时,大使馆内的七名外交官中,54岁的高国新站了出来。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对当前的危险局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在他准备出门时,年轻的翻译安仲利也坚持要出去帮助谈判。 高国新对其他同事说:“我年纪最大,让我去吧,你们留在里面安全些。”安仲利则迅速回应:“不行,我年轻,应该让我去,我还能做翻译。”在一阵讨论后,郭靖安最终决定让他们两人一起出去,其他人留在内部观察。 走出大使馆,高国新首先尝试和匪徒们进行对话,他平静地说:“这里是中国的使馆,请你们离开。”匪徒们显然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一个粗鲁的声音回应道:“给钱,给车!” 在一番紧张的谈判后,匪徒们同意在得到一些车辆后离开。 高国新和安仲利回到大使馆拿车钥匙。几分钟后,他们把钥匙交给了匪徒,匪徒们驾车离去。 紧接着,第二波匪徒到来。这一次,情况更为紧急。安仲利试图用索马里语缓和气氛:“纳巴特,瓦拉罗。”意思是“您好,兄弟。”但匪徒对此不为所动,依旧粗暴无礼。 在经过几次此类危险的对峙后,大使馆几乎丧失了所有的通讯设施。幸运的是,外交官们找到了一个备用电台,终于联系到了索马里南部的援助点。第二天清晨,援助队伍到达,并成功将他们安全撤离。 在那些充满紧张和危险的日子里,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的外交官们经历了连续的匪徒袭击。随着每一波攻击的结束,使馆的境况越发艰难。 匪徒们的要求从最初的金钱和车辆逐渐转变为直接的抢劫和破坏。大使馆内的情况日益严峻,几乎所有的车辆都被匪徒带走,大使馆的电信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破坏。 在这种绝望的情形中,使馆内的外交官员们被迫销毁了所有重要的文件和档案,以防敏感信息落入错误之手。 匪徒们的攻势没有因此而停止,他们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在一次特别激烈的攻击中,匪徒们甚至向大使馆投掷了炮弹,这进一步破坏了已经岌岌可危的电信设备,令使馆彻底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 在外交官郭靖安的领导下,使馆的工作人员在最危险的时刻显示出了无比的勇气和坚定。在通信设备被摧毁后,他们奇迹般地找到了一台15寸的备用电台,终于重新建立了与外界的联系。 这台电台成为了他们的生命线,通过这台设备,他们联系到了索马里南部的费诺力农场,那里有一支小型的国际援助队伍。 这个联系成为了他们的救命稻草。在经过长时间的等待和忍耐之后,救援队伍终于到达了摩加迪沙。 在一个清晨,随着援助队伍的到来,大使馆的外交官们终于得到了解救。当他们听到外面有人喊着“王粤”的名字时,他们知道帮助已经到来。这一刻,使馆内的每一个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和解脱。 他们被安全地带到了400多公里外的基斯马尤港,那里有一艘等待着他们的船只。在回国的船上,大家心情复杂。虽然经历了无数次的生与死的考验,但他们也意识到,这种经历将永远改变他们的生活。 随着事件的平息,中国政府对此次事件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评估。考虑到索马里的不稳定情况,中国决定暂时关闭驻索马里大使馆,直到局势有了根本的改善。 直到2014年10月12日,随着索马里局势的逐步稳定,中国才重新开设了驻索马里大使馆,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