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遇到治疗副反应该怎样处理?卵巢癌患者请收下这份实用指南!

诗槐谈健康 2024-11-11 21:09:02

当觅友们手术后或化疗后在家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一些状况,比如贫血、口腔出血、发热等等。那么这时候离开了医生和护士的监护,觅友们应该怎么自行处理这些问题呢?什么时候又应该及时去往医院就诊呢?

那么今天,互助君将为大家整理一份居家自我照护指南,针对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归纳而成。

1、伤口问题

手术可以造成伤口,意外、跌倒、压疮等也都可能造成伤口。那么这时候,最主要的是要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觅友们在家给伤口换药的前后,都需要注意双手的清洁,并且敷料都是一次性使用。注意保持伤口和敷料的清洁、干燥,防止水分在伤口及周围停留;如果有需要清洗的伤口,清洗后要用无污染的毛巾或纱布轻轻按干水分(不要摩擦伤口)。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出现伤口渗血的情况,先清洁伤口,再冰敷(注意防止伤口接触到水分)、加压包扎,止血后再更换敷料。并且,要避免拉扯伤口,防止再次出血。

此外,饮食上注意多吃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肉类和蛋类这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Tips: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伤口出血时间超过十五分钟,且不易止住;

2)伤口边缘出现红肿、皮肤表面发热、局部疼痛加重;

3)伤口发出不正常的气味、有黄色或绿色的脓液或液体从伤口渗出;

4)出现发热症状。

2、白细胞数量降低

肿瘤本身或抗肿瘤治疗,都可能导致白细胞数量的降低。如果白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身体无法防御外来侵害,则容易发生感染。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为了预防和监测感染的发生,觅友们在家需要注意保暖、定期测量体温、多喝水(每天不少于2L)、保持个人卫生(便前后、饭前后注意洗手、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等)和饮食清洁(不吃生食、吃水果要清洗干净等)。并且,要注意避免接触咳嗽或发热人群、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

如果觅友们出现了发热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或消炎药、抗生素等。

Tips: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发热或寒战;

2)不能喝东西;

3)咳嗽、咽痛、排尿时有烧灼感或疼痛等症状持续不缓解。

3、贫血

贫血,也就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是抗肿瘤治疗当中常见的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乏力和脸色苍白。

觅友们在家需要注意休息,活动不过度产生疲劳感,注意饮水不少于2L。

在饮食上也有不错的调理办法,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鱼类、肉类、奶制品、豆制品等,最重要是要均衡饮食。

图片来源:摄图网

Tips: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出现胸痛症状;

2)在休息时出现呼吸急促;

3)感觉头晕、乏力,或原来的乏力加重而不能保持原来的体力活动;

4)变得神智不清,或难以集中注意力;

5)卧床超过 24 小时;

6)大便中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或黑便;

7)呕吐物呈深棕或鲜红色。

(注:6、7表示因出血导致的贫血)

4、血小板数量减少

同样,肿瘤本身或抗肿瘤治疗,都可能导致血小板的数量减少。当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会影响凝血功能,容易造成出血。

因凝血功能受到影响,觅友们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受伤和出血,比如远离尖锐的物体、厕所垫上防滑垫、使用软毛牙刷、不用力撸鼻子等。

如果有便秘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粪便的药物或缓泻剂,防止便秘时用力排便引起出血。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出现口腔出血的情况,可用冰水漱口;如果出现流鼻血的情况,可在坐位,保持头部前倾,使鼻腔里的血顺流入咽喉后部,再冰敷流血侧的鼻子,并捏着鼻根处,每 5 分钟放开一次;如果出现伤口流血,需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按压、冰敷等)或寻求帮助。

Tips: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月经量较前增多;

皮肤出现新的淤伤或出血点;

严重的头疼、头晕、视力模糊、虚弱等;

关节或肌肉疼痛;

6)大便中有鲜红或暗红的血,或黑便;

7)呕吐物呈深棕或鲜红色

8)出现了说话或行动方面的问题。

5、便秘

当肿瘤患者身体虚弱、饮食减少、缺乏运动或摄入水分不足、肠蠕动减少等,都可能出现便秘症状。

因此,觅友们需要尽量避免这些可能产生便秘的因素,注意多喝水、多吃高纤维食物(全麦面包、谷物、蔬菜水果等),少吃或不吃容易产气的食物(红薯、西兰花等)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鸡蛋、奶酪等)。

图片来源:摄图网

并且,适当进行运动、固定排便时间等,都有助于预防或改善便秘。

Tips: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1)3 天没有排便;

2)肛周有出血,或便中带血。

3)使用轻泻剂 1-2 天后,仍然没有排便;

4)腹部绞痛或呕吐;

5)腹胀、排气增多,或经常嗳气打嗝。

以上就是肿瘤术后、化疗后居家常见问题的一些处理办法和注意事项,当觅友们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可作为参考原则来处理。当然,出现问题,最好还是及时联系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醒: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图片来源:摄图网

责任编辑:觅健科普君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