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之"是谁?白居易《怀旧》诗里的谜

樵耕诗话词有谈 2024-09-05 12:00:37

"退之"是谁?

白居易《怀旧》诗里的谜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怀念好友元稹的《怀旧》诗中,有这样一句:"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按照咱们中国古代的习俗,男子除了姓名以外,在20岁的时候,还要起一个别名,叫字。字是人们相互之间的主要称呼。

那么,白居易诗中的"退之"到底是谁呢?早在1000多年以前,人们就纷纷推测,"退之"是不是韩愈,即韩退之呀?如果是韩愈,那他真的死于硫磺中毒吗?

在弄清这个谜之前,咱们先讲一讲韩愈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的大散文家和诗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南阳(今天的河南孟县)人,生于唐代宗三年,也就是公元768年。在韩愈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以后是他的哥哥,再以后是他的嫂嫂把他拉扯大的。所以他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清苦的生活中度过的。但韩愈从小就很有志气,能发奋读书,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学问就已经有很扎实的基础了。

在封建社会里,知识分子的重要出路就是做官。韩愈当然也不例外。当时做官,主要有两条路子,一条是靠有名气有权势的人推荐,一条是参加科举考试。像韩愈这样清贫的读书人,前一条路当然走不通,只有走科举考试这条路。他从19岁开始,就到京城长安去考进士,但是很不顺利,连考了4次,在他25岁那年才被录取。

按照科举制度,考中了进士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不能马上就有官做。要当官还得通过中央主管人事的部门﹣﹣吏部的专门考试,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专业考试,才能量材录用。韩愈又去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这是专门考文章和知识的。但考了三次都没有成功。这时候,他已经28岁了。由于没有经济收入,他不得不离开长安,到东方寻找出路。

两年以后,韩愈来到汴州(今天的开封),才得到宣武节度使董晋的赏识,在他手下当了一名"推官",管一些刑事方面的事儿,从此就进入了官场。这时候,他已经31岁了。在以后的仕途生涯中,他在国子监(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当过"博士",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教授。并且在各部里都做过事,后来一直做到刑部侍郎、兵部侍郎,最后是吏部侍郎。侍郎就是当时的副部长,是相当大的官了。

在20多年的官场生活中,韩愈不但为官清廉,而且对一些明显的社会病态现象,比如地方军阀拥兵割据,佛教道教迷信盛行等风气,他都坚持反对态度,并作过一定的斗争。公元803年,关中地区大旱,从春天到夏天没下一滴雨,秋天又遇上霜冻,地里的收成还不到常年的十分之一。

这时韩愈任监察御史,他关心国家命运和农民的疾苦,上书德宗皇帝,请求放宽农民的徭役,免除当年的赋税,并且批评了朝政,因此得罪了皇帝,立即被贬为阳山(在今天的广东西北部)令。公元817年,淮西节度史吴少阳的儿子吴元济发动叛乱,韩愈由于协助宰相裴度平息叛乱有功,又被升为刑部侍郎。调回中央以后,他仍然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敢于仗义执言。为了反对宗教,特别是佛教,他又惹恼了宪宗皇帝,差点被杀头。原来,当时佛教盛行,从朝廷的官员到乡间的老百姓,信佛的人特别多。宪宗皇帝也很迷信。

有一块据说是佛教祖师释迦牟尼手指骨的佛骨,供奉在凤翔的法门寺里。公元819年,宪宗皇帝心血来潮,竟然兴师动众,毕恭毕敬地把佛骨迎进了皇宫。皇帝这么一做,从王公贵族到民间百姓,迷信活动闹得更厉害了。韩愈对这件事十分反感,立即上书朝廷,他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劝阻宪宗皇帝不要迷信。

韩愈恳切地说,佛教这东西是从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根本就没有。尧、舜、禹、汤、文、武这些古代帝王,压根就不知道有佛教,可他们把国家治理得不是很好吗?而且他们在位的时间都很长,他们自己的寿命也很长。他又说,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可是明帝却只做了18年皇帝。从此以后,社会变乱就不断发生。

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帝王们对佛教无比信奉,大加倡导,然而那些朝代也都很短。当时的梁武帝祭祀不用牲畜,自己也不动荤食,而且还三次出家当和尚,按说够对得起佛祖了,可结果被叛军围困,活活饿死。他本来想拜佛求福,得到的却是悲惨的结局。从这里可以知道,佛教实在是不可信,应当下个命令严行禁绝才是。至于那块"迎"来的所谓"佛骨",应当把它扔到河里,或者用火烧掉,不要让它再迷惑人心。韩愈最后又说,如果佛祖真的有灵,就让它把一切灾祸责罚,都加到我身上吧。

唐宪宗看了《谏迎佛骨表》以后,气得暴跳如雷。他认为这不但是故意跟他作对,而且是在影射他活不长,因此要把韩愈处以死刑。幸亏宰相裴度为韩愈说情,才改为贬职,让他到潮州去当刺吏。潮州就是现在广东省东部的潮安,在当时是很偏僻的地方,从中原贬到那里去,也算是很重的惩罚了。

但韩愈在政治上比较保守,他的封建传统观念很深,反对"王叔文党"的改革措施,王叔文对他也不客气,也曾经用贬官来惩罚他。

作为一个大学问家,韩愈在文学上有很高成就。他的主要贡献在散文方面。原来,在南北朝时期,形式主义的浮华风气在诗歌和散文两方面都很严重。到了唐代,李白、杜甫在诗歌方面一扫形式主义的陈腐风气,但在散文方面,问题仍然存在,南北朝坏文风的标志﹣﹣骈体文,在社会上还很风行。这种文体不重视内容,专门在音韵、对偶、典故等形式方面下功夫。如果用这样的文体写文章,既麻烦又费劲,即使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写出一篇来,也很难成为一篇好文章。

骈体文的坏毛病早就有人看出来了,也有人议论过,但真正扭转这种坏文风的,却要从韩愈算起。

他首先在理论上提出"复古"的主张。意思是要恢复"古"时候比较质朴、直抒胸臆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形式主义的骈体文。更重要的是,韩愈还带头写散文。无论是给皇帝上书、给亲友写信,还是写政论文、小品文,或是给别人的著作写序文,甚至给死者写的祭文、墓碑上的墓志铭,他都按散文的要求精心撰写。他的文章很有气势、感情充沛,热烈奔放,文笔流畅,因此很能打动人,大家都爱读。像他的《祭十二郎文》、《送李愿归盘谷序》以及《送孟东野序》等著名散文,都有这些特点。

文学史上把这场由韩愈、柳宗元带头发起的散文改革运动,叫作"古文运动"。韩愈在这方面立下了很大功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后来一些学写散文的人,大多都以他为榜样。

韩愈不仅是杰出的散文大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把新的语言风格、章法技巧引入诗坛,从而扩大了诗的领域,为中唐和以后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这位大文学家脾气直爽,为人热情,交游很广,所以朋友特别多。他跟当时的一些著名作家如孟郊、贾岛、柳宗元、刘禹锡、李贺、张籍等人都有很深厚的友谊。除了朋友之外,他还有不少学生。韩愈后来的名气很大,拜他为师的人也特别多,他在文坛上的影响很大。

白居易的《思旧》诗在文坛流传开以后,文人学者们就纷纷推测诗中的"退之"是谁了。

最早提出"退之"就是韩愈的,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陶榖,他在《清异录》一中,还对韩愈服用硫磺,最后中毒而死的前因后果作了说明,虽然不知道根据是从哪里来的,但这个说法流传很广。

到了清代,考据学家钱大昕经过考证认为,白居易诗中那位服硫磺的"退之",并不是韩愈,因为当时也有一个字退之的人,名叫卫中立,他总想吃一种长生不死的奇药,但还是被毒死了。白居易诗中说的就是这个卫中立。钱大昕还指出,韩愈从来就反对服用丹药,认为它会招来杀身之祸。他决不是那种表面上斥责别人,而背地里却自己吃丹药企图长生不死的人。

针对这个千年疑案,我国当代著名学者、隋唐史专家陈寅恪先生指出,白居易结交的朋友都是"所谓第一流人物",像韩愈、元稹这样的大文学家,而卫中立是个小人物,白居易在诗中是不可能提到他的。陈寅恪认为,白居易《思旧》诗中的"退之"就是韩愈。

但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因为白居易对韩愈死因的记载,可能是根据一种传闻,也可能是指别的人,而不是韩愈。

还有的学者指出,白居易跟韩愈的交情非常平淡,很少往来,并且有不满的情绪。白居易通常对比较亲密的朋友的死,才写有悼念性的文字,他对韩愈的死从来就没写过什么诗文表示悼念,又怎么会在《思旧》诗中提到他呢?白居易跟卫中立也是没有任何往来的,更不会在写《思旧》诗时想到他的。

那么这个让人迷惑千载的"退之"到底是谁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唐代第三个字退之而且又是白居易朋友的人。所以有人怀疑"退之"两字是笔误,大概是在传抄、刻印的时候发生的。他们推测,"退之"可能是"杓直"两个字的笔误。杓直是李建的字,他跟白居易的关系非常密切,也是服丹药死的。白居易在他的诗文里多次提到他。从情理上看,《思旧》诗中的"退之"很可能就是李建。但这只是一种推测,现在还拿不出可靠的证据。

白居易《思旧》诗中的"退之"到底是谁呢?是韩愈、卫中立,还是李建,或者是别的什么人,现在仍然是个谜。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