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医生去孤儿院义诊,猛然发现近8成弃婴的肚皮薄如白纸,体内的大便清晰可见。随后他变卖家产,掏空医院9700多万去救治。没想到正是这一举动,挽救了2000多条人命! 2009年,河南省一家普通福利院里,一位中年男子站在门口,深吸一口气,推开了那扇沉重的铁门。他是宋兆普,一位普通的医生,却不知这一步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门内的景象让宋兆普瞬间呆立。狭小的房间里,十几张小床挤在一起,床上躺着的孩子们有的面色苍白,有的四肢畸形,还有的目光呆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混合着消毒水和排泄物的味道。 宋兆普强忍着心中的震撼,走到一张床前。床上躺着一个约莫三岁的小女孩,瘦小的身体蜷缩成一团,眼睛无神地望着天花板。他轻轻抚摸女孩的头发,却惊讶地发现她的头皮上布满了疤痕。 "这是怎么回事?"宋兆普问身边的护工。 护工叹了口气,"她患有严重的癫痫,经常抽搐摔倒,头撞在床栏上。我们人手不够,照顾不过来。" 宋兆普的心揪了起来。他环顾四周,每一张小脸上都写满了痛苦和无助。那一刻,他做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的决定。 "我要救他们,"宋兆普握紧拳头,"我一定要救他们。" 回到医院后,宋兆普立即着手筹集资金。他先是动用了医院9700多万元的存款,然后变卖了自己的房产和车子。但这些还远远不够,他又四处借债,很快就背负了巨额债务。 2010年,金庚康复医院正式成立。宋兆普带领团队对医院进行了全面改造,添置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聘请了专业的康复师和护理人员。他亲自培训每一位员工,教导他们如何照顾这些特殊的孩子。 然而,困难远比想象中的多。有些孩子常年卧床,肌肉已经萎缩,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有些孩子因长期缺乏关爱变得暴躁易怒,护理人员经常被打被咬。还有些孩子患有严重的先天性疾病,需要昂贵的治疗和手术。 宋兆普没有退缩。他日以继夜地工作,亲自参与每一个孩子的治疗方案制定。他常常熬夜研究最新的康复技术,为的就是给孩子们最好的治疗。 慢慢地,奇迹开始发生。原本无法行走的孩子,在康复训练后能够扶着墙壁蹒跚而行。曾经目光呆滞的孩子,开始对周围的世界产生兴趣。那个头部满是伤疤的小女孩,在得到proper的治疗后,癫痫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脸上也有了笑容。 更令人欣慰的是,一些康复后的孩子被好心人收养。宋兆普亲自为这些孩子操办收养手续,看着他们走向新的人生,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欣慰的泪光。 然而,长期的过度劳累让宋兆普的身体亮起了红灯。2015年的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里,被紧急送往医院。医生诊断他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躺在病床上的宋兆普心急如焚。他担心自己不在,孩子们会得不到proper的照顾。于是,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每天都要打电话询问医院的情况,还经常偷偷溜出病房回医院查看。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宋兆普的身体终于有所好转。出院的第一天,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金庚康复医院。看到孩子们热情地围上来,宋兆普的眼中噙满泪水。他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值得的。 十年过去了,宋兆普和他的团队累计救治了3200多名患儿,其中1500多人恢复了健康,820多人被收养。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重获新生的故事,是无数个家庭重拾希望的泪水。 如今的宋兆普已经年过花甲,但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开始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的医生,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加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只要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帮助,我就会继续做下去,"宋兆普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在金庚康复医院的墙上,挂着一幅幅孩子们的照片。有的是康复前后的对比,有的是被收养时的合影。每一张照片都诉说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见证着宋兆普和他团队的付出与坚持。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随着救助范围的扩大,医院的运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宋兆普开始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希望能够让更多人关注这些特殊儿童的命运。 有一天,一位年轻的记者来到医院采访。当她看到墙上的照片时,突然愣住了。其中一张照片上的小女孩,正是多年前被宋兆普救助的那个癫痫患者。照片上的她已经长大,正微笑着站在养父母身边。 记者转身看向宋兆普,发现这位老人的眼中闪烁着欣慰的泪光。那一刻,她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无疆。 宋兆普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人用大爱改变世界的传奇。它告诉我们,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创造奇迹。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里,宋兆普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医者仁心,何为无私的大爱。 而这个故事还在继续。在金庚康复医院里,每一天都有新的希望在萌芽,每一刻都有新的生命在绽放。宋兆普和他的团队,正用他们的爱和坚持,为这些特殊的孩子们编织着美好的未来。
2009年,河南医生去孤儿院义诊,猛然发现近8成弃婴的肚皮薄如白纸,体内的大便清
云景趣事
2024-10-28 18:02:18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