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一中国小伙援助非洲,帮助当地人种植水稻,仅十年就把当地的荒地变成了粮仓,甚至还当上了“酋长”。 2004年,一架飞机划过尼日利亚的天空,落地时,王学民和他的同事们带着行李和梦想踏上了这片陌生的非洲土地。 他们的任务是帮助尼日利亚发展农业,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虽然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基建工程已广受好评,但尼日利亚政府这次不是来要桥和公路,而是来要粮食。 他们的第一站是凯比州,一个荒芜的农场,这里的土地坑坑洼洼,完全不像中国那样适合种植水稻。 为了弄清楚地力不足的原因,王学民蹲在田间反复观察、取样分析,连农民都看不懂他在“倒腾”什么,可问题不只是土壤和杂草,当地人对中国专家充满了怀疑。 有一天,当王学民和同事们在田里辛苦插秧时,突然一群愤怒的村民手持棍棒围了上来,语言不通的他们只能靠手势安抚,但对方的怒火似乎无处发泄。 王学民擦了把汗,和同事们冷静商量,决定先停下工作,经过一番走访才了解到,这些村民一直靠种水稻维持生活,虽然产量不高,但勉强能吃饱肚子。 看到中国人开着机械、翻土插秧,他们以为是来“夺地”的,于是气势汹汹赶人,得知情况后,王学民心里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有些心疼这些人。 “咱们免费帮他们把地种上,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诚意,”他提议,农场的专家们决定,不与村民起冲突,而是用行动打动他们。 可是等到地里的水稻刚刚开始发芽,又冒出新麻烦——种子神秘地消失了,他和同事们仔细检查,发现种子被搬进了一个巨大的蚂蚁窝。 里面的蚂蚁个头像花生米一样大,成群结队地啃食种子和庄稼,这一幕把专家们看愣了——谁见过这么大的蚂蚁? 就在他们束手无策的时候,那群曾经赶他们走的村民站了出来,一个叫诺拉的村民自告奋勇地说:“我们知道怎么对付这些蚂蚁。” 诺拉带领村民们推倒蚂蚁窝,挖到1.5米深,最终找到了蚁后,他举起一只白胖的虫子对专家们笑道:“抓住它,蚁群就会溃散,”果然蚁后被抓后,蚂蚁迅速四散而逃。 王学民他们不仅解决了蚂蚁问题,还在与村民的相处中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的水稻种植技术,他们尝试了“撒播靶地”法,不仅省时省力,还使水稻增产超过30%。 自那以后中国专家和村民们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农场的管理层开始培训当地农民,教授他们机械操作和现代化耕种技术。 没过多久村民们不仅学会了开机器,还能担任农场管理者,王学民感慨地说:“有了这些变化,咱们不只是帮他们种地,更是教会他们掌握生活的本领。” 他和同事们的努力,让80多万人吃上了本地种植的大米,还帮助2万名尼日利亚人找到工作,带领50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为了表彰王学民的贡献,当地政府授予他“荣誉酋长”的称号,这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代表着他已经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员。 他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片稻田的丰收,也换来了中尼两国的深厚情谊,这段跨越万里的友情,就像那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已经深深扎根在非洲的土地上。 在尼日利亚的稻田里,不仅生长着庄稼,还有希望和未来,王学民帮助别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需要耐心、信任和爱。 (信息来源:荆楚网《扎根尼日利亚 中国专家助当地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