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曾采访周总理,怎样看待蒋介石,周总理:他是个拙劣的外行!

友绿聊历史 2024-04-17 07:22:5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

1935年,美国记者斯诺曾问周总理怎样评价老蒋,周总理称他是拙劣的外行。

这年的7月9日,一名名叫斯诺的美国记者曾采访过周总理,在此期间,斯诺曾问过周总理如何评价老蒋。

而周总理对他的评价也颇让人震惊:他就是个拙劣的外行。

那么,周总理为何这样评价老蒋?

点个关注,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老蒋被授予这个标签的原因。

其实周总理对老蒋的这个评价并不是没有道理,在老蒋几十年的政治生涯当中,他曾无数次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上越级指挥,最后反而帮了倒忙。

在一般人看来,在战场上作战的军事指挥权应该交给前线的将领,但是作为国民党最高领导人的老蒋却打破了常规,常常插手前线的军事指挥,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极为突出。

1948年11月6日晚,解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动了淮海战役,顷刻间国民党主力部队第63军、第100师83军就被歼灭。

黄百韬率领的第9 兵团见情况不妙,急忙向李弥的第13兵团求救,但是李弥却拒绝援助,最后导致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

眼看着国民党军队危在旦夕,老蒋赶快派出了杜聿明担任徐州“剿总”副司令,指挥淮海战场上的作战。

但是仅凭杜聿明一人并无法改变国民党在淮海战场上的弱势地位,于是11月28日老蒋就给杜聿明下达了即日起撤出徐州、前往永城的命令。

11月30日晚,杜聿明率领李弥、邱清泉、孙元良的3个兵团撤离了徐州,逃往了永城方向。而解放军在淮海战场上的总指挥粟裕在觉察到后立刻乘胜追击。

正当这时老蒋给杜聿明发来了新命令,他要求杜聿明停止往永城方向进军,转向濉溪口方向。

收到此信的杜聿明如遭晴天霹雳,他明白身居后方的老蒋又变卦了。但是转战濉溪口的决定。

对于杜聿明军队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一旦转向濉溪口方向,那么基本上十有八九会被团灭。

深知其中利害的杜聿明没有立马执行老蒋的命令,而是思索再三后,与李弥、邱清泉、孙元良商议此事。

但是他们在知晓此事后,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全都沉默不语,于是这场会议便草草收场。

不想白白送死的杜聿明对于此事陷入了纠结,但是想想这天下是老蒋的,而自己也就这一条命,就当送给他了,于是他还是决定按老蒋的决策来。

12月4日,杜聿明便开始了向濉溪口方向移动,在路上,杜聿明领导的军队和解放军展开了激烈交锋。

不过很快,解放军就将杜聿明的军队包围在了陈官庄地区,杜聿明的军队成为了瓮中之鳖。

到了12月10日,解放军停止了进攻,并向杜聿明发送了和平解决的消息,但是当时的杜聿明并没有同意这个要求,转而向老蒋发去了电报征询意见。

1949年的1月1日,杜聿明收到了老蒋的回信,老蒋说自己宣扬和平。但是等到了1月3日,老蒋又改变了想法,他命令杜聿明继续突围。

1月6日,见和平解放淮海地区无望,解放军再次发起了对杜聿明军队的攻势。结果杜聿明军队又吃了败仗,于是赶快向老蒋发去了紧急求电。

之后,老蒋下令让杜聿明带领军队于10日上午突围,但是还没等到执行突围行动,杜聿明就被俘虏。自此,淮海战役宣告结束。

在这场战役中,杜聿明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在作战时时不时地受到老蒋的干预指挥,导致作为前线指挥官的杜聿明失去了自己该有的职责。

而这样的指挥方式不仅会延误作战时机,还会做出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战略决策。这也是导致国民党在淮海战役中失败的根本原因。

而其实在国民党军队当中,虽然大家对于老蒋的越级指挥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杜聿明一样选择无条件服从,也有一些人对于老蒋的命令有着不同的反应。那么,将领们对此有哪些反应呢?

2.

1935年,周总理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评价老蒋是个拙劣的外行。

老蒋最为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在军队的指挥作战中总是改不了越级指挥的毛病,尤其是在淮海战役当中,老蒋多次向前线的杜聿明军队发送不当决策,最终导致了失败。

而其实在国民党军队当中,并不是所有将领都向杜聿明一样一味的顺从老蒋的想法,也有一些人对于老蒋的命令有着不同的反应。

那么,他们究竟是如何应对的呢?

第一种,就是直接拒收老蒋命令,像一些地方军的领袖对于老蒋的越级指挥并不感冒,他们会选择直接拒绝。当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李宗仁了。

作为桂系军阀的一员的李宗仁,即使后来成为了老蒋麾下的将领,也并不愿意听他指挥。

1937年10月,老蒋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的司令时,李宗仁就先行向老蒋表了态。

他明确地提出自己作战时不希望老蒋发电报直接指挥部队,对于这个要求老蒋也同意了,在之后也一直没有打扰过他。

第二种,就是不主动请示老蒋的,而敢这么做的也是李宗仁。1938年台儿庄战役结束后,李宗仁同白崇禧的部队要一同撤往涡河。

而对于是否渡河,一时之间无法决定,这时有人建议要不请示一下老蒋,但是李宗仁对此并不赞成。

在他看来,完全没必要请示,如果他同意我们的做法,那问不问都一样;如果他不同意我们的做法,硬让我们打,我们也打不赢;如果抗旨不尊,还会被他记恨。所以先不要请示。

李宗仁的想法当然也反映了当时很多将领的内心想法,他们不愿意主动请示老蒋,从而增加不必要的烦恼。

第三种,就是直接躲避老蒋的命令,在1941年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在长沙驻守的司令薛岳本来在前线指挥的很好。

但是老蒋突如其来的一个命令将薛岳的作战方针彻底打乱了,最后这场战役只能以失败告终,而长沙也被日军占领了。

此时的觉得是老蒋坏了自己的好事,所以也是很生气。

因此,当老蒋又给他发来撤退到湘西的命令时,他直接选择了反其道而行,率军前往了江西。

此事过后,薛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处分,而当有人问薛岳为何违背命令时,他却说躲得远点,就接不到老蒋的电话了。

而除了薛岳以外,将领黄涛也时常会躲避老蒋的命令,一次在同日军作战时,老蒋给他打来了电话。当时的他为了躲避老蒋,让手下和老蒋说自己有事外出了。

这也表明对于老蒋的命令有时候会让将领赶到窒息,所以总想挣脱掌控,躲得远远的。

第四种,对老蒋的命令阳奉阴违,1944年,国民党军队遭到日军的围攻,被堵在了衡阳城,当时的老蒋听闻此事也是很着急,于是赶快向围困的将领们发来了电报。

当时第二十四集团军王耀武虽然表示自己会听从老蒋的命令,但是实际上他只是口头应付,完全没有行动。

而这也不是王耀武第一次这么做了,一次国民党的特务头子戴笠让他派一个加强营去援助第十军。

当时王耀武还在电话里夸戴笠料事如神。然而在挂了电话后,他并没有前往支援,而是选择了隔岸观火。

像王耀武这种阳奉阴违的将领在国民党内部不在少数,对于老蒋的命令,他们没有选择直接拒绝,而是选择了做双面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第五种,对于老蒋的命令选择拖延处理。

其实他们这样选择也不是胡来,因为老蒋发布命令时,经常是还未考虑妥当,就向将领们下达了,但是没多久他就会再次更改自己的命令,导致将领们时常会感到无所适从。

所以后来他们也学聪明了,老蒋刚刚下达的命令他们并不着急处理,而是等老蒋真正下定决心后才行动。

就像有一次老蒋命令陈诚和薛岳商议,将李玉堂的部队调出一支支援其他地方。

没过了两个小时,老蒋又给陈诚打来了电话,让他将李玉堂的全部部队都调走。

在这期间,陈诚两次收到老蒋的命令都没有行动,他怕老蒋再有变动。

第二天,老蒋果然给陈诚打来了电话,又说李玉堂的部队暂时不要调动了。

所以,拖延处理对于将领们来说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而老蒋喜欢介入前线指挥,对于国民党军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3.

1935年,周总理在回答美国记者斯诺的问题时,将老蒋评价为了拙劣的外行。

对于蒋介石喜欢越级指挥,这在国民党内部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对于老蒋的这个习惯,将领们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那么,他的这种越级指挥行为未国民党军队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首先,老蒋过度干预前线作战,导致了一些将领形成了习惯,只有收到老蒋命令才开始行动,老蒋一旦不下达命令,他也不会主动想办法应战,完全失去了主动性。

在这些将领看来,既然老蒋喜欢指挥,那么自己就听他的命令,如果自己擅自行动产生不好的后果,反而死的更快,所以他们选择了无条件听从老蒋一人的命令。

但是这样的想法对于带兵打仗来说是致命的,因为最了解前线的情况的,肯定是这些前线的将领们。

老蒋毕竟位于后方,不能完全了解战场上的具体情况,所以做出的很多决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国民党也因此吃了很多的败仗。

其次,作为一党领导人的老蒋指挥前线作战这样行为本身就破坏了指挥体制。

因为前线的作战原本应该是由前线将领指挥的,而老蒋却在国民党军队内部采取了一种集权式的军事指挥模式。

久而久之,各位将领也习惯了老蒋贯彻的这种指挥模式。在接到老蒋发来的公文时。

如果文末写着中正手启,那么他们就会十分重视这个命令,而如果写的是中正带参,他们也会很重视。

但是如果收到的不是老蒋发来的公文,而是其他部门发来的电报,他们就不会积极执行了。

所以一些部门为了保证这些将领们好好执行任务,也会以“中正手启”的名义发电。

这样的指挥体制对于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一切事情全都仰仗着老蒋的命令。

公文的文末还非得是中正手启、中正带参的字样才会被将领们重视,这样的状况使得军队完全做不到协同作战,军队运作效率可谓是十分低下。

就这样,国民党军队在老蒋的越级指挥的影响下,一步步走向了衰落,而老蒋的命令也慢慢失去了原本的效力。

在淮海战役之时,被解放军的包围的黄维部队在没粮食、没弹药的情况下足足坚持了十几天,他们每天都期盼着国民党的军机能来到这里空投一些食物、弹药。

然而,好不容易等来了一架国民党战机,结果他们空投下来的只有老蒋给他们的宽慰信。

这样的话语对他们来说纯属痴人说梦,他们此刻最需要根本不是这些空虚的东西,而是物资。

因此他们对老蒋的怨恨变得更深了。此时此刻在他们眼里,老蒋的命令好像也不是什么了。

回顾国民党军队的失败,其实更多的就是自己的内部原因导致了这样的下场。当军事指挥权集中在一个人手中,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虽然单独看只是一些小的错误,但是长此以往的累积最终便会铸成大错,谁也挽回不了。

所以,在战场上作战,像老蒋这样的越级指挥的行为是绝对不可取的。

那么,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