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圈的向上社交怎么做?从和诺奖得主一起听摇滚开始

依白评教育 2023-12-02 08:11:12

文|徐可莹 孟凌霄

这怕是今年科学界最摇滚的一幕。

经典名曲《Highway To Hell》的重金属余味还未散透,20多位来自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依次走上讲台,集体亮相。他们都是历届邵逸夫奖的获得者,其中更有人兼获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拉斯克奖等。

自2002年在香港设立以来,邵逸夫奖已成为表彰人类文明最高成就的世界级奖项之一。此刻,不足30平方米的讲台上站满了人类文明的先锋者。他们身着各色正装,微笑注视着台下。中间站着的,还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香港桂冠论坛开幕合影

11月13日至18日,首届香港桂冠论坛在香港科学园顺利召开。20多位邵逸夫奖得主与200位来自3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青年科学家齐聚香港,只为展开一场跨文化、跨世代、跨学科的“直接对话”。

为了面对面的对话

11月13日中午12点半,首届香港桂冠论坛开幕典礼在香港科学园高锟会议中心正式举行。20多位邵逸夫奖得主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分席而座。

阵阵欢呼中,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主席唐伟章、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李兆基基金董事李家诚及邵逸夫奖基金会主席、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委员陈伟文分别作开幕致辞。

事实上,这场论坛原本应该在2021年11月举办的,然而由于疫情的缘故不得已两度延期。

很多人还记得2022年4月论坛委员会第二次发布的延期通知:“论坛委员会一直把与会邵逸夫奖得奖者与青年科学家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不受阻碍的直接对话视为举办论坛的重要元素。若与会者未能进行这样的分享、构建人际网络与互动,将大大削弱论坛的功能和效益......”

两年来,所有人都在等待。然而,就在论坛开幕前半个月,意外却再次降临。9月27日,论坛委员会的计算机系统遭遇勒索软件的恶意入侵,导致系统大规模崩坏,紧急抢修后才恢复正常运作。

一波三折后,11月13日,这场全世界期待已久的学术“面对面跨国群聊”终于如期而至。“正如老话所言,美好的事物都需要时间。我相信,这场论坛值得。”香港桂冠论坛委员会主席唐伟章在致辞中道。

香港特首李家超也为这场蛰伏两年的学术盛宴送上了祝福。“当您回国时,请带上您激动人心的香港故事,与您的家人、朋友和社区分享。”

李家超先生致辞

开幕典礼、圆桌讨论及专题演讲都被安排在同一间宴会厅内进行。环顾四周,顶尖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围坐在一起促膝长谈,无论肤色、性别、年龄及专业。

在200位青年科学家中,不少人是第一次来到香港这座城市,更是第一次有机会同自己的科研偶像直接对话。

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学者与邵逸夫奖得主Georg Nagel、Noga Alon同桌交流

来自香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专业的一年级博士生黄颖欣也见到了自己的偶像。午餐后,她独自留在会场,与2015年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得主、华盛顿大学生物学教授E. Peter Greenberg聊了许久。

Peter Greenberg是美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因率先并长期从事细菌群落感应研究而被视作该领域的开创者,不久前刚被授予西班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刚升入博士一年级的黄颖欣,对科研方向的选择、职业路径规划等感到迷茫,希望可以当面得到Peter的指点。

“要知道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很艰难的,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找到一个自己真正热爱并感兴趣的方向是最重要的。”Peter同黄颖欣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在他科研生涯的早期,曾经历过一次大胆且关键的转向。

“我在研究生阶段做的东西也很有趣,那时我研究细菌是如何‘游泳’的,但很多人都在做相似的事情。直到后来,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种名为‘Vibrio fischeri’的不起眼的发光海洋细菌,那才是我职业生涯真正的起点。”

“所以你经历了一次转向。我很好奇你是如何做到的?”黄颖欣追问道。Peter介绍,他为自己主动争取了机会——他写信给哈佛大学一位以研究发光细菌闻名的教授,申请去对方的实验室做博后,最终如愿以偿,成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新方向。

“首先要迈出第一步。假如你不走出去,那将永远获得不了一份好的工作。”这些话正巧为黄颖欣拨开了迷津。此时的她,正面临着留在香港大学与前往牛津大学继续深造的艰难抉择,她不确定,什么样的决定能为自己铺出一条更稳健的学术之路。

“你们是极聪明的一代,比我们更加聪明。”Peter轻轻拍了拍黄颖欣的肩膀,无疑为这个女孩注入了更大的信心。

黄颖欣与Peter Greenberg

美妙的际遇随处可见。来自台湾大学理论科学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温薏莲在报告会前偶遇了2021年邵逸夫天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麦吉尔天文研究所所长Victoria M Kaspi,她鼓起勇气和这位杰出的女科学家打了招呼,介绍了自己的工作。

“开幕式大合影的时候我就看到她了,站在一群男性中央,蛮酷的。再遇到她,就跟她聊了一下我在做什么。”温薏莲目前主要从事磁场相关的研究工作。“Victoria说我做的东西‘quite cool’。”说着,这位长着一张娃娃脸、身形娇小的台湾女生笑了起来。

尽管只是一次只言片语的短聊,但能得到一位世界顶尖女科学家的当面肯定,依旧让温薏莲倍感振奋。

个性发酵

专题演讲与分组讨论是本次论坛的重头戏。来自不同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被邀请上台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接受场下观众的实时“拷问”,场面之热血,堪称“神仙打架”。

论坛首日,2008年邵逸夫天文学奖暨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长Reinhard Genzel被邀请上台作题为“A 40-Year Journey”的专题演讲,回顾了过去40年人类在天体物理及黑洞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

演讲过程中,Reinhard为现场观众播放了一段关于黑洞的小视频,用澳大利亚AC/DC乐队的经典摇滚曲目《High Way To Hell》作为背景乐。随着愈演愈烈的重金属鼓点,现场气氛一度被引至高潮,场下很多观众都不自觉跟着打起节奏、摇摆身体。

大咖云集的学术会场,就这样被Reinhard短暂变成了摇滚音乐节。

在演讲的结尾,Reinhard换上了一张黑色幻灯片,配文道:“感谢各位的出席,恐怕我必须离开前往黑洞了。”引得在场观众纷纷大笑。

诺奖得主Reinhard Genzel作专题演讲

大家都被这位诺奖得主的“黑色”幽默逗乐了。40年来,Reinhard Genzel一直专注于超大天体与黑洞研究,是天体物理领域当之无愧的世界级“主唱”。次日,在天文学分组讨论的会议室内,Reinhard再度“闪现”。他是来向演讲嘉宾Lyman A Page Jr提问的。

Lyman教授是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的主要合作者之一,他刚刚详细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利用探测器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作出精确观测的。几位世界顶尖天文学家就这样激烈交锋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直白的求知欲,简洁有力地阐述着自己的问题,回应着对方的质疑。

诺奖得主Reinhard Genzel和普林斯顿大学Lyman A Page Jr教授、牛津大学Steven A Balbus等现场讨论

桂冠论坛正是香港科学的一道缩影,不同国家、不同学科、不同世代的科学家们在此交汇、合作、畅所欲言。而香港,更是以其包容的文化、扎实的基础及显著的政策和资源优势,为科学家们的自由生长创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容器,任真理与个性皆在其中发酵。

最好的时代

毫无疑问,科学的“跨界”时代已然到来。该如何应对这场跨文化、跨世代、跨学科的超级“跨考”,是摆在全世界所有科学家面前的一道思考题。

作为中国最具“跨文化”色彩的一座国际化都市,桂冠论坛是香港交出的一张最亮眼的成绩单。

2022年邵逸夫数学科学奖得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Noga Alon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提及他对香港的印象:“20年前我曾来过一次香港。这么多年来,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显然,香港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创新及高科技产业中心。”

对科学发展而言,香港来到了她最好的时代。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总监、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陈苇恩对此深有体会。她所管理的香港心脑血管健康工程研究中心是一个人员众多、项目富集的大型跨学科前沿研究中心,仅现阶段同步推进的创新转化项目就有17个。

“在这个阶段,香港是具备很多资源的,科学家的很多想法,投资人都会想办法整合资源帮助你实现。”陈苇恩介绍说,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头号杀手,研究心血管疾病的科学家必须跟医生建立起紧密的联系,需要拿到大量的病患数据,这尤其需要课题组、团队之间的通力合作。

“大家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把心血管疾病给解决掉。在这一个共同的科学问题之下,才有足够的热情积极工作。”尽管担任了研究中心的总监,但陈苇恩并不认为自己在履行“管理”之责。中心的工作生态更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机制非常灵活,“一切从研究的实际需求出发。如果你需要,天天见面也可以;如果不需要,一个月不见人也无妨。”

富足的资源、灵活的机制及自由的环境,帮助香港打造出了一个极具感染力的科研生态,吸引着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的博士生黄盈长有着一张圆圆的脸庞,尤其爱笑。从西南大学本科毕业后,黄盈长便来到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攻读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的博士学位。

加入刘澎涛教授领衔的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后,黄盈长变得更加快乐。“我本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在这里工作也很快乐,所以就更快乐了。”说着,黄盈长又忍不住笑了起来。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在科学园的实验室面朝大海。黄盈长工作时,抬头便能望见水天一色。每到傍晚,窗外的景色更美得令人心醉。

干细胞转化研究中心实验室环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