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为战役的跃进提供了阶梯,战略则为其指明了方向”这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苏联军事理论家亚历山大·安德烈耶维奇·斯韦钦对于战略、战役、战术、三个不同战争层次但又紧密相连关系的最简单明了的描述,任何战争都适用这条简单明了的描述,现在的俄乌战争也不例外。克里姆林宫在战略上有清晰坚定的目标,就是对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完全控制乌克兰。这在近期PJ出席的外交场所上的发言就可以看出,他完全没有放弃征服乌克兰的战略目标。但是,鉴于俄军前线部队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哈尔科夫方向的俄军正被乌军赶回老家,其他战线上的俄军东一榔锤西一棒槌,攒点家底就往乌军那送,“龟速”前进,村镇争夺,完全无法形成战略和战役上的有利态势。
俄军新式人力自走火炮
打没必要的仗,不管胜败如何,都将不可避免的浪费宝贵的,通常还是紧缺的战略资源,而这些战略资源用在别处时本可以带来更大的收获,在被无所谓的浪费后,将会影响到战略上的胜负。俄军现在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人力资源,但是面对乌军坚固的阵地消耗,即使是人力资源比乌方强多了的俄军也是力不从心,乌军最新公布俄军全部阵亡人员数据达55万。克里姆林宫为了确保“城市基本盘不崩”,从特别军事行动开始就加大力度征召“边远穷少地区”的人力资源,但是仗打到现在这一块的人力资源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克里姆林宫为了解决日益紧缺的兵力问题,花费大量真金白银使用雇佣兵作战。瓦格纳雇佣兵在巴赫穆特一战成名,但是雇佣军惨重的伤亡,而且俄军内部的激烈的权力斗争,逼得普里戈津来了次莫斯科一日游。
哈尔科夫方向被乌军无人机消灭的俄军面包车
随后,普里戈津“驾鹤西去”,瓦格纳雇佣兵树倒猢狲散,克里姆林宫使用的雇佣兵再也没有出色的战斗力了,完全沦落为送人头的炮灰使用。俄国本土征不到多少兵了,克里姆林宫就花大量美元去全世界找,找到了大量各色皮肤的雇佣兵,但是这些外国雇佣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也是送人头的炮灰角色,而且士气更加的低迷,经常发生投降事件,严重影响俄军整体的士气。
前瓦格纳雇佣兵怀念普里戈津
俄军为此只能让督战队上了,用机枪鼓励外国雇佣兵冲锋,不死于阵前,就死于军法,反正死了也不用付钱了,成为历史的文件没有任何效力。忽悠不了多少外国雇佣兵了,就忽悠来俄国打工的外国人,要想挣俄国人的钱就要用命换。近期俄国各地工厂和建筑工地,俄军征兵官直接带枪发征兵通知书,现场直接压制外国打工仔上军车,敢跑的直接打断腿。克里姆林宫用这种方法强征了数万外国打工仔,缓解了前线的兵力问题。
俄军在战场上使用“人力压路机”战术,计划慢慢的碾压乌军的坚固的防线,但是这种战术非常废人,而且会浪费大量宝贵的时间。虽然时间好像对于克里姆林宫来说并不重要,但是时间往往是致命的,没有任何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二世已经用全家的身家性命,验证了时间的重要性,谁也不知道明天上哪边吃饭?
挣俄国人的钱,就要用命换
自古以来,战略构思必须从战役的实际情况出发。如果设定了超过现有部队的能力范围之外的战略目标,完全是既没有意义,又非常的致命。
没有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没有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这两个地区是乌克兰的顿涅茨克洲、卢甘斯克洲,乌克兰东部的四个洲,所谓的公投入俄是非法的、无效的,是不被联合国、全世界承认的,在乌东战场,乌克兰士兵因为战况惨烈,他们多活一天当班长,多活两天当排长,多活三天当连长,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