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宅、颓,是谁杀死了我们孩子的精气神?

樊稠说育儿 2024-10-13 19:58:57

孩子们的消极、躺平、摆烂,其实是对生活麻木的表现。

只有让孩子能真正“看得见”自己,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他们才能重新向阳而生。

国庆带孩子参加社区活动时,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

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竟不嬉戏打闹,也鲜有交流。

他们不是抱着手机玩,就是在放空、发呆或漫无目的地滑手机,每个人都躲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跟旁边的妈妈们说起这件事时,大家也都很苦恼,本该充满朝气的孩子,如今却个个沉默寡言,死气沉沉。

不出门,每天除了吃饭和上厕所,就窝在房间里不出来;

不社交,和同学越来越无话可说,更愿意在虚拟世界闲聊;

不收拾,任由东西乱七八糟摆放,还不允许别人帮忙整理房间;

不娱乐,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满嘴都是“没意思”、“没劲儿”……

“懒、宅、颓”,似乎正悄然成为这一代孩子们身上难以忽视的标签。

这不禁让人疑问:究竟是什么,杀死了孩子们的精气神?

不能“玩”的孩子

正在失去活力

心理学家约翰·马理做过一个研究,他观察未成年的猴子在笼内相互嬉戏作乐,你追我逐。

于是,他把一部分小猴子放到别的笼中,不让他们有机会耍乐。

结果,这些失去游戏机会的猴子,长大后变得十分呆木,有些甚至失去求偶及生小猴子的本能。

猴的玩耍行动,马理称之为“彩排期”,其作用是为小猴子未来的成长铺路,让它们成功地发展成为大猴子。

人也是一样,需要“彩排期”,才能成长为一个健康,有活力的成人。

可现在的孩子,他们还有玩耍的自由吗?

每天,他们不到六点就要起来上学,在地铁上不是补觉,就是在赶作业。

一放学,就被父母们马不停蹄地送往各个课外班,孩子练功的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写作业。

回到家,还有各种做不完的作业,刷不完的题,一学就要学到十一二点。

而这样的日子,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十几年!

漫山遍野、街头巷尾、追逐嬉戏的美好记忆,上学放学呼朋唤友,逛逛小卖铺,偷吃小零食的美好童真,在这代孩子身上,已经成了越来越难得的奢侈品。

回想我们以前,一下课就可以在操场上疯跑,挂在双杠上,或者三三两两跳皮筋,玩弹珠,就算没有任何道具,几个孩子挤在一个角落“挤油炸”都很开心。

可我们的孩子,就连课间十分钟,都因为学校严令禁止追逐打闹,高声喧哗,而只能待在教室。

他们上个厕所都要打报告,而这短短的几分钟,就是孩子们每天为数不多可以玩耍的时刻。

他们就像一尾孤独的鱼,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精致的鱼缸里。

看似拥有极其丰富的物质,但快乐却是极少的。

看似生存的世界丰富多彩,但内心的世界却匮乏无力。

被推着走的孩子

没有生命感

先问父母们一个问题:

假如你在开车,但目的地是别人定的,方向盘是别人帮忙掌控的,开车路线也是别人指挥的。

你作为驾驶员,你还有兴趣和动力继续开车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人愿意被操控。

然而,我们的教育,却在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个提线木偶。

现在孩子,大都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上的兴趣班,并非自己兴趣所在,只是为了让简历更加漂亮。

他们卷学习,卷成绩,也并非知道努力的意义,学习的目标,只是按着父母的规划和要求,考高分,进名校,找个好工作。

就像教育家李柳南的儿子,他在母亲的精心规划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多才多艺,拿了很多奖,一度当选学生会会长。

临近高考时的一次模拟考,他更是挤进了全国前100名,考进名校指日可待。

但突然有一天,他却突然休学在家,拒绝所有的学习,每天关在房间里,不是吃喝玩乐,就是打游戏。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来,这看起来光芒耀眼的人生,从来不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是父母强加给他的“压力”。

他一直在为父母而活,为成绩和奖项而努力,他不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为什么活着。

价值感和意义感的长期缺失,最终让他选择了放弃。

心理学大师霍妮曾提出一个词:应该之暴虐。

一个人的生活如同在暴君统治下毫无自由,只有“应该”和“不应该”。

那人就会失去自我意志,忽略自己的感受、想法、需求,最后变得:无欲无求、随波逐流、痛苦迷茫、消极懈怠……

与其说孩子们在消极、躺平、摆烂,不如说是过早地对人生感到疲惫和无望。

失去链接的孩子

正被孤独感包围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案例。

13岁男孩,患有轻度抑郁症,自述时常感到孤独、迷茫、没劲,觉得人生空洞而乏味。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男孩沉迷上了手机游戏。

然而,当父母提出要给男孩戒网瘾时,心理咨询师却阻止道:

“你其实要感谢网络和电子游戏,是它们在吊着你孩子的命!”

原来,为了不让男孩输在起跑线上,妈妈从一年级开始,就给他报了奥数、英语、逻辑写作等各种补课班。

每天,学习就是男孩生活的全部,他没有时间交朋友,缺少生活体验,甚至连他最喜欢踢的足球,也被妈妈以“浪费时间”的名义剥夺了。

这就导致了男孩“现实感”非常弱,对生命无感受,所以他只能蜷缩到虚拟世界里,去寻找一点点存在感。

最后,咨询师给妈妈建议道:你如果想要孩子重拾生活的动力,就得让他跟这个世界建立链接。

不禁想起亲子专家伍罡曾提出的“蜘蛛网理论”。

固定蜘蛛网的一根根或粗或细的蛛丝,就是孩子和外界的人和物之间的链接,比如:

与同伴的链接,与动物的链接,与自然的链接,与父母的链接,与事物的链接……

对孩子来说,这些链接既是他们能量与动力的来源,也是情绪和压力的发泄出口。

链接越多,越结实,孩子越精神富足,充满活力;

但如果父母把自认为无用的“蛛丝”都一一剪断,只留下学习这一根时,孩子的身心发展会受到严重阻碍,内在也会变得空洞而荒芜。

给填满的生活腾点空间

孩子才能有能量

在清华教过十年书,又到北大任教授的渠敬东,曾感慨:

现在的孩子有着疲惫的身体、残破的心灵和无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孤僻……

这样的景象,让他倍感痛惜:

“每时每刻的竞争和焦虑不安的心理正在扼杀教育。”

是啊,为人父母,我们无法改变当下的大环境,但至少我们可以看见孩子的苦和累,为他提供一方避难所。

1. 给孩子留一个“树洞”,让孩子像孩子

给孩子一个“树洞”,就是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去娱乐、去休息、去阳光下奔跑嬉戏。

唯有真正经历过玩耍浸润的童年,孩子才能成长得像个孩子。

之前就看过一个新闻。

妈妈在发现高三女儿学业压力太大后,便想尽各种办法哄女儿开心。

甚至,她还买了一台棉花糖机,让女儿旷课了一节晚自习,母女俩一起做棉花糖玩。

而经过一晚的放松,女儿脸上又有了无忧无虑的笑容。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一个宣泄的出口,消除疲劳感、恢复精力。

玩耍,就是治愈孩子最好的一剂良药,让孩子的生命充满阳光。

2. 找到学习的意义,让花成花

心理咨询师王立宁曾分享过女儿的故事。

因为觉得人生无意义,学习又苦又累又乏味,她的女儿多次休学在家摆烂。

后面,王立宁便带着女儿去参加了偶像的演唱会,并让女儿以偶像为目标,树立起努力的方向。

这时,女儿学习的动力,便从父母要求的“我应该”,变成了她内心深处的“我想要”。

所以,尽管学习依然很苦,刷题依然很累,女儿却越发刻苦学习,只为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正如武志红老师说的:

在这个鸡娃成风的时代,培养一个“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的孩子,就是最成功的育儿学。

为孩子找到学习的意义,允许他成为自己,孩子才会因为热爱,而去努力,去坚持。

3. 强化现实链接,让生活归于生活

还记得我们的童年生活吗?

那时候的生活虽苦,但我们却过得快乐、自由又松弛。

我们可以爬树摘果,下河抓虾,在大自然中充电;

可以走街串巷,呼朋引伴,在与人的交往中获得治愈;

还可以逗猫遛狗,做各种有趣的手工,在与事物的链接中收获乐趣……

那时的我们,也经历被打被骂,也承受学习压力,却依然活力满满,有使不完的劲。

所以,别再让高耸的楼房、密集的课外班、刷不完的作业剥夺孩子与真实世界的链接了。

让孩子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孩子的人生才能变得鲜活、生动,他们的精神才能充实,有意义。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无比痛心地感慨:

现在的教育,把孩子教“呆”了,把学生最可爱的朝气,尤其学生对未来的向往教得没了!现在孩子们的眼睛里没有光了。

不禁令人深思。

父母“牺牲”孩子的童年,看似可以博取一个好的“未来”。

但过早被透支生命活力,被消耗精神能量的孩子,最终只能掉进迷茫、孤独、无意义的陷阱,成为“空心病”的受害者。

父母若真为孩子计之深远,就不该让孩子在最该开怀大笑,大胆做梦的年纪,沦为空洞麻木的学习机器。

孩子的世界,还应该有广阔无垠的旷野,有洒满阳光的金黄稻田,有一起嬉戏打闹的朋友……

一个有快乐、有温度、有追求,充满“精气神”的人生,才能让孩子无惧路漫漫其修远兮。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