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孙元良在兵团部设宴,灯火辉煌却嘉宾寥寥,怒火与复仇欲在他心中熊

鸿史观 2024-10-26 18:16:49

1949年12月,孙元良在兵团部设宴,灯火辉煌却嘉宾寥寥,怒火与复仇欲在他心中熊熊燃烧,宴会上,他暗中盯上了策划起义的董宋珩等人,密谋在欢乐之时将他们一网打尽,夜深,孙元良的阴暗计划能否得逞?宴席间,紧张与危险的气息弥漫,悬念重重。

(主要信源:人民政协报2018年01月11日——淮海战役中孙元良放弃兵团逃走)

1949年,山城重庆阴云密布,风雨飘摇。蒋家王朝的丧钟已敲响,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如同催命符一般,让国民党内部人心惶惶。

就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两个名字被紧紧捆绑在一起,他们的命运,也与一支名为“十六兵团”的部队,交织在了一起。

一个是久经沙场的川军元老孙震,一个是备受争议的“逃跑将军”孙元良,他们是叔侄,却在乱世之中,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而十六兵团,这支由川军子弟兵组成的部队,则成为了他们命运豪赌的筹码,见证了他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抉择。

孙震,这个名字在四川军界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早年投身军旅,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谋略,一步步爬到了川军高层的位置。

抗日战争时期,他更是率领部队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在国民党内部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孙震却逐渐沦为了一个失意者。

他性格谨慎保守,不善于搞政治投机,更不愿卷入派系倾轧之中。

他信奉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认为只要牢牢掌握住手中的军队,就能在乱世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一击。他的老部下,那位与他既是同乡又是同学的董宋珩,最终因为他的“任人唯亲”而心灰意冷,选择了离开。

这位曾经与他并肩作战,情同手足的兄弟,最终成为了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遗憾。

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侄子孙元良,则成为了压垮他政治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孙元良,黄埔一期毕业,身上流淌着蒋介石“嫡系”的血脉,这对于一心想要在国民党内部站稳脚跟的孙震来说,无疑是一张不可多得的“关系牌”。

然而,孙元良却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他的军事才能平庸,性格又自私自利,贪财好色,在军中风评极差。

在淞沪会战中,他指挥的部队损失惨重,本人更是临阵脱逃,躲了几个月才敢露面。

尽管如此,孙震还是力排众议,将孙元良推上了十六兵团司令的位置。

在他看来,只要孙元良能够掌控住这支部队,就等于为他孙家保留了一份“政治遗产”。

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正是这个决定,将他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1949年,解放军挥师南下,国民党政权摇摇欲坠,在四川起义的关键时刻,董宋珩等人曾多次暗示孙震,希望他能认清形势,带领部队加入人民的阵营。

然而,孙震却犹豫不决,他一方面担心共产党会“秋后算账”,另一方面也对蒋介石还抱有一丝幻想。

最终,在杨森等人的怂恿下,他选择带着家人,乘坐飞机逃往了台湾,留下了一地鸡毛,也留下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与叔叔孙震的谨小慎微不同,孙元良的人生信条是“及时行乐”。他出身名门,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养成了他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性格。

在黄埔军校,他是蒋介石的“天子门生”,凭借着这层关系,他在军中一路平步青云,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师长。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军事才能,在残酷的战场上暴露无遗。

淞沪会战,面对日寇的疯狂进攻,他丢盔弃甲,临阵脱逃,成为了国民党军中的“耻辱”。如果不是叔父孙震的庇护,他早就被蒋介石送上了军事法庭。

淮海战役,他又一次上演了“逃跑将军”的戏码。面对解放军的包围,他抛下部队,独自一人化妆逃命,最终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南京。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依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厚颜无耻地向蒋介石邀功请赏。

蒋介石虽然对他十分鄙夷,但考虑到他“根正苗红”的出身,以及孙震在川军中的影响力,还是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让他继续担任重建后的十六兵团司令。

孙元良的所作所为,早已让十六兵团的将士们寒透了心。当董宋珩、曾甦元等人宣布起义时,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部队,倒向了人民的怀抱。

最终,他只能带着少数亲信,仓皇逃离了大陆,在孤岛台湾度过了他的余生。

十六兵团,这支由川军子弟兵组成的部队,在抗日战争中,他们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内战的漩涡中,他们却沦为了国民党反动派手中的棋子,被迫卷入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战争。

幸运的是,在董宋珩、曾甦元等人的领导下,十六兵团的将士们最终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1949年12月,十六兵团在四川什邡宣布起义,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十六兵团的起义,不仅加速了四川的解放,也为这支部队赢得了新生。

起义后,十六兵团的大部分官兵被编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为保家卫国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孙震、孙元良,这两个名字,就像两条平行线,最终在历史的岔路口分道扬镳。

0 阅读: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