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的一天,陕西省文物工作者在对武则天长孙李重润墓进行发掘的时候,竟在墓室

幻珊聊文化历史 2024-10-26 09:09:59

1971年的一天,陕西省文物工作者在对武则天长孙李重润墓进行发掘的时候,竟在墓室中发现了传说中的冥婚,即一个石椁中有两具被打碎的人体骨架,包括男左肱骨,左右股骨,骨盆和女左右肱骨及左右桡骨。通过对骨骺线进行医学鉴定,结果显示男女骨架死亡年龄均在二十岁上下。要知道李重润死时年仅19岁且未婚,因此石椁内的女骨架毫无疑问是下葬时安排的冥婚对象。作为享受帝陵级别的太子墓,李重润墓是唐朝皇室成员号墓为陵的一大代表作,只是其一生格外凄惨,从未真正体验过皇太子的荣耀。 其实李重润的背景早已超过绝大多数唐朝皇室成员,因为他是时任太子李显和太子妃韦氏的嫡长子,也是皇后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长孙。682年正月李重润出生后,李治非常高兴,为了庆祝这位爱孙的满月,李治下旨大赦天下,并改年号为永淳。 不仅如此,当李重润两个月大的时候,李治就册封他为皇太孙,并专门开府设置皇太孙府。当年秋天李治出巡封禅嵩山,下旨长安由李重润留守并监国。虽说这对于不到一岁的李重润只是象征性意义,但李治的用意却是昭然若揭,那就是确立李重润为隔代接班人,未来的大唐天子。 可惜好景不长,当李重润两岁那年,祖父李治去世,虽然父亲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可朝政实权由祖母武则天掌控。不久李显和韦皇后就被武则天废黜,连带着李重润被废为庶人。紧接着李显全家被发配房州,即今天的湖北房县,从2岁到16岁,李重润整整度过了14年的流放生活。 直到698年李显才重新复出,被武则天册封为皇太子,同时李重润也被封为邵王,一家人回到长安,再次过上了锦衣玉食般的生活。 坦率地说,李重润不仅面容英俊,而且极其恪守孝道,可终究还是毁在了祸从口出。返回长安不到三年,有一次李重润与妹妹永泰郡主李仙蕙,妹夫魏王武延基和弟弟平恩王李重福等人竟议论起了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称“二张兄弟何得恣意出入内宫”。结果可想而知,武则天大怒,李重润被杖杀而死,享年19岁。 神龙政变后李显二次即位,第一件事就是追封李重润为懿德太子。等到武则天死后,为了羞辱这位婆婆,同时也是替自己的儿子出气,在韦皇后的安排下,李重润与祖母武则天在同一天出殡,并以陪葬墓的身份下葬在武则天乾陵旁边。为了让儿子的亡灵成亲,韦皇后和李显商量,看上了国子监丞裴粹的女儿裴氏,正好当时裴氏也夭折,死亡年龄仅比李重润大一岁。就这样李重润和裴氏,两位生前没有任何交集的年轻人,死后却合葬在同一个石椁里。 尽管李重润墓早已被盗,但文物工作者仍从中出土了1000件文物,最著名的则当属壁画阙楼仪仗图。其中阙楼为早已失传的庑殿式楼阁建筑,由屋顶,屋身,平坐和墩台组成,画师是用界尺和木枝先起稿绘出,然后用朱色平涂上色,是现存年代最早的唐朝界画。 至于仪仗,按照唐朝前期规制,太子出行规格应为乘坐金辂车,侍卫不带刀且手持圆扇与长扇。可在李重润墓壁画中,墓主人形象却是由步行仪仗队,骑马仪仗队和车队组成的共196人前呼后拥,且侍卫皆佩刀,弓和胡禄等兵器,手持雉尾障扇,车厢插九旒旗,分明为《新唐书·仪卫志》记载的唐朝帝王出行规格。 另外李重润墓还出土了帝陵才有的玉册,奈何早已剩下碎片,即使经过修复与拼凑,也只能勉强看见诸如“太子重”,“高居”,“方春”,“来裔今”,“朱邛而”,“终”和“月甲戌朔廿”等字样。 与乾陵一样,李重润墓也设有包砖土阙,四门,神道石刻,内外双重城垣和三道门阙等地面建筑,象征着长安城的皇城,宫城和外郭城。但是李重润墓不是因山而陵,封土仅高17.92米,不能同乾陵相提并论。 当年因妄议二张兄弟被处决的,除了李重润外,还有李仙蕙和武延基,唯独没有李重福。由于李重福王妃是张易之外甥女,加之又是庶出,不被嫡母韦皇后所喜欢,于是韦皇后声称是李重福告密,由李显将其贬为偏远州郡刺史,且不准过问政事。 唐隆政变后韦皇后被诛杀,唐睿宗李旦复位,由太子李隆基派人去安抚李重福。可李旦终究是防范李显在世的儿子,只是下诏改封李重福为集州,即今四川南江刺史。最终李重福决定起兵,自己称帝,招募勇士潜入东都洛阳,意欲袭杀洛阳留守,占据东都。事情败露后,李重福投水自尽,被李旦追废为庶人。 随着李重福之死,令李旦彻底放心,因此从唐睿宗时期开始,历朝对李重润墓的祭祀格外重视,留下了《迎神》,《登歌酌鬯》和《迎俎酌献》等享懿德太子庙郊庙歌辞乐章,被全唐诗所收录。即使是诸如“启诵惭德,庄丕掩粹,伊浦凤翔,缑峰鹤至”等华丽辞藻,也难以盖棺论定李重润短暂且悲凉的19年人生旅途。

0 阅读: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