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甘肃,一名24岁上海医学名校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甘肃玛曲县,牧

广瓦下州 2024-10-24 17:07:28

1968年,甘肃,一名24岁上海医学名校毕业生,响应祖国号召,来到甘肃玛曲县,牧民却不相信他的医术,谁料,他却娶了自己的学生,一名藏族姑娘,一辈子扎根在草原,4个儿女也留在了大草原。 初入玛曲县的王万青,所面对的破旧卫生院屹立在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显得格外孤寂。院里仅有几件老旧的医疗设备和寥寥无几的药品,散发着久未使用的陈旧气息。   医疗设备的匮乏让他无法施展所学,而他所熟悉的汉语也成了这里的“外语”。藏族牧民大多数不懂汉语,语言上的隔阂成了他迈向这片土地的第一道难题。   藏语,这种对他而言完全陌生的语言,如同一扇神秘的大门,打开了他与这片土地的交流通道。王万青通过向当地的牧民请教、翻看字典和书籍,逐渐掌握了这门语言。他的医疗箱里不仅装满了针管和药瓶,还塞满了学习藏语的字条。   与语言障碍同时并存的,还有这个高原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寒冷的风呼啸着穿过草原,灌入简陋的诊所。大雪封山时,交通完全中断,很多牧民因寒冷和风雪困在家中。即便如此,每当听说有牧民患病,他还是会背上药箱,骑着一匹瘦弱的马,风雨无阻地赶去出诊。   雪地、山路、寒风,这些曾是他在课堂上无法想象的考验,却成了他每日行医的常态。面对这片辽阔而荒凉的土地,他不再仅仅是医生,更像是一位战士,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草原上迎风奔跑。   王万青的第一次重大手术发生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   那天晚上,一位年轻的牧民因急性阑尾炎疼得无法站立,他的家人慌忙将他抬到卫生院。在那时的玛曲,很多疾病对于牧民来说几乎就是“死刑判决”,尤其是急需外科手术的病症。   尽管条件极度有限,王万青还是决定冒险一试。他凭借扎实的医学院功底和对人体结构的深刻理解,在简陋的条件下成功完成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手术。   手术结束后,牧民恢复得很好,王万青的医术和勇气迅速在牧民中传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万青的名声越传越远。每当有牧民生病,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风雪有多大,王万青总是毫无怨言地骑上马,背上医疗箱,出现在病人的蒙古包前。   他的手术不仅局限于阑尾炎,后来他还在艰苦的环境下救治了肠坏死等复杂病症,几乎凭一己之力撑起了玛曲县的医疗大旗。那些无法前来就诊的牧民,他也毫不犹豫地骑马走访,奔波在大草原上。   每一次行医之旅,都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挑战。   王万青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医生,也是一个家庭的支柱。来到甘南的第二年,他与藏族女孩凯嫪相识、相恋,并最终结为夫妻。凯嫪曾是一名学生,和王万青一样,她也决定用一生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他们带着药箱、骑着马,走遍了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为牧民治病。   他们的四个孩子成年后纷纷留在甘南,从事医疗事业。这一家人,用几代人的努力,将现代医学带到这片古老的草原。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投身于医疗工作,他们不仅仅是医生,更像是这片土地上的守护者,传承着父辈的精神和使命。   除了家庭的默默奉献,王万青还在职业生涯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世纪80年代,甘南地区爆发了布鲁氏菌病疫情,这种病传染性强,危害巨大。王万青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进行全乡范围内的布病普查和控制工作。   他不辞辛劳,跑遍每一个牧民家,记录病史、进行检验,最后成功遏制了疫情的蔓延。他还发表了多篇医学论文,研究甘南高原的独特病症,填补了该地区的医疗空白。这些成就让他不仅在甘南享有盛誉,更在全国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2003年,王万青退休了,但即便年迈,他仍然继续出诊,为牧民们提供帮助。他还致力于推动县医院引入新设备,进行高原疾病的研究。王万青的名字,早已超越了个人的存在,成为这片草原上医学的象征。   2024年10月14日,王万青因病去世,享年80岁。   他一生致力于为牧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从未停止过脚步。

0 阅读: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