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就算让中国再发展100年,他们也造不出来,我再怎么加价,中国都得买!”

柳淮蕊 2024-10-23 10:39:44

[微笑]“就算让中国再发展100年,他们也造不出来,我再怎么加价,中国都得买!”这句话在当年并不是一句空话,当年中国用7.6亿美元在德国购买了两台二手盾构机,还被西方国家所嘲讽,而仅仅六年后,中国不仅成功研制盾构机,甚至技术还比他们先进!   在我们每天乘坐的地铁下方,城市的地下深处,有一台巨大的机器正默默工作着,这台机器叫盾构机。   它为我们开辟通道,建造隧道,可是在几年前,这种庞然大物对于中国来说,曾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在1997年,中国正修建铁路,工程进行的特别困难,直到工程队进入了秦岭地段,复杂的地质条件让传统的开凿方式根本无法应对,人工开挖不仅效率低,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那时候的中国并没有自主研发盾构机的能力,而面对紧迫的工程进度,我们不得不向德国购买二手盾构机。   德国的技术虽然好,但价格更是让人目瞪口呆——两台二手盾构机要价7.6亿美元,这可是天文数字,但没有办法,工程等不得,只能忍痛花钱买了这两台机器。   但等机器到手后问题接踵而至,这两台“昂贵的二手货”不仅频频出现故障,德国方面还说是我们的操作不当,拒绝承担责任。   最终他们勉强同意派人维修,却以防止“技术外流”为借口,把中国的工程师隔离在一边,生怕我们学到他们的技术。     可以想象当时中国工程师的心情有多么复杂,时任“836计划”总工程师的黄健,眼看德国人这样嚣张跋扈,他心里不服气,扬言:“有一天,我们也要造出自己的盾构机!”   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中国技术人员发自心底的呐喊,当时的中国虽不具备制造盾构机的能力,但这种决心和信念已经种下。   随后黄健带领着一支队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从那时起,几乎每天的实验室都灯火通明,技术人员一次次试验、失败、再试验,他们清楚,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实现突破。   就这样,整整六年过去了,终于在2003年,中国的第一台自主研发盾构机“中铁一号”诞生了!     “中铁一号”的诞生对中国来说意义非凡,这不仅是一台机器的问世,更是中国在技术上实现了从“追随者”到“自主创新者”的质变。   当“中铁一号”首次投入天津地铁的建设时,它完成了1009.8米的工业性试验,顺利穿越了复杂的地质层。   现场的工程师们激动得热泪盈眶,那一刻不只是机器的成功,更是对过去屈辱的最好回应——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盾构机!   从那之后,盾构机的价格也大幅下降,从最初7.6亿美元的进口价格,到如今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只有2000多万元。   中国盾构机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接下来的几年里,“中铁一号”参与了多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工程,包括郑州、武汉等大城市,为中国的基础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   任何伟大的技术突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总是无数个夜晚的努力,无数次失败后的再试,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远领先,也没有哪个国家永远落后。     以后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创新的动力和谦虚的态度,只有不断追求技术进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我相信,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看到更多的“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成为全球技术领域的佼佼者。 (信息来源:路面机械网《中铁装备4年再制造盾构机77台!》)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