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26年,年羹尧得知自己将要被问斩,索性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秀才,并坚持孩子

哄动这史记 2024-10-23 09:27:32

公元1726年,年羹尧得知自己将要被问斩,索性把怀孕的小妾送给一秀才,并坚持孩子要姓"生"。秀才提出了质疑,不料年羹尧一句话便让秀才俯首称臣,霎时间知道了雍正的秘密。   在得知自己的厄运后,一生征战沙场的年羹尧并未慌乱,而是背着手看向窗外皎洁的月光。   沉默许久,只听他命下人,将府上豢养多年的书生叫到了跟前,相比较于年羹尧的稳重,书生得知家主将要被处死,则显得格外的慌乱。   可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年羹尧就将自己最深爱的小妾,交到了他的手上。   “等到孩子生下来之后,一定要让他姓“生”。”   直到这时,书生才发现这名女子已经怀孕多时,可年羹尧为何要把孩子交付于书生,又为何坚定要让孩子姓“生”呢?   事情还要从年羹尧年轻时说起。   先帝康熙可谓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所以在选择继承人一事中,也格外的仔细。   他在位多年,留下了诸多子嗣,可为了激发皇子们的斗志,康熙多年对皇子的态度,却总是暧昧不清,进而引发了九子夺嫡。   事后,大家也都知道,是雍正顺利从康熙手下接过了皇位,而他这一路上,出力最多的当属于年羹尧。   作为清朝的大将军,年羹尧一生戎马,在朝内享誉盛名,早在康熙四十八年时,他们二人便已有君臣关系,雍正更是娶了对方的妹妹,而有了他的支持,雍正继位之后,其他人虽有谋逆之心,但却迟迟不敢发作。   而为了表示自己对年羹尧的信任,雍正对待年羹尧妹妹也是极度宠爱,以此来证明他们二人间的君臣关系永世不变。   只可惜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坐在皇位上的雍正也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了,对待朝内的一众大臣,也失去了往日的和煦,反倒换上了铁面无私的脸庞,但年羹尧却没有发现这点,靠着雍正的宠爱,在朝内官位也是越坐越高。   那一日,年羹尧率大军凯旋归来,在众人之间,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向雍正前来,反观其他将领们见到雍正时,则纷纷下马行跪拜之礼,以示尊敬。   或许年羹尧认为,他们二人躬耕多年,虽然此刻不是兄弟,但也胜似兄弟,又或许是多年的征战,让年羹尧愈发膨胀,不再将雍正放在眼里。   面圣时,他甚至没有拆下盔甲,卸去刀剑。就来到了对方面前,这要是换做其他人,恐怕还未等雍正开口,便会被锦衣卫给捉拿,死在刀剑之中,可此刻,谁又敢动他年大将军?   面对他的无礼,雍正并未做出任何表示,而是笑着拉起了对方的手,宽慰这一路上的舟车劳顿。   但年羹尧并不知道,虽然雍正表面上波澜不惊,但内心却早已心生不满,而后来卸甲一事,更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众部将在朝堂之上,接受了雍正的封赏,看着辛苦的将军们,雍正善心大发,于是便令他们卸去沉重的甲胄,可谁知,这些部将们却没有任何人做出行动,而是抬起头来,看向了一旁端坐着的年羹尧。   见状,年羹尧哈哈大笑,随即说道:“皇上让你们卸甲,那就卸去吧。”   闻言,这群将领们才敢脱下甲胄,可没有人注意到,此刻的雍正脸上已是青一阵红一阵,看向年羹尧更是面露凶相,眼光中频频闪出嗜血的光芒。   而或许是考虑到他们二人之间的情谊,雍正还是给了年羹尧一次机会,将其贬为了杭州将军,希望以此来敲打他,令他明白君臣有别这个道理。   可已经嚣张跋扈惯了的年羹尧,对于雍正的贬谪却毫不在意,在杭州出行时,他竟然打造了近千间府宅,作为自己的居住之所,而每次出门,更是有上千人簇拥。   如此种种,都为年羹尧之死埋下了隐患。   1726年,年羹尧在和岳钟琪闲聊时,忍不住问起自己的未来的去处,可对方模棱两可的回答,却令他大呼:“我性命恐怕是不保了。”   多年和雍正交往,他深知对方手段极为果断,但凡是雍正想好了的事情,就不可能有更改的可能。   那日夜里,年羹尧望着远处的月光,脑海中也浮现出了曾经他和雍正意气风发的那段岁月,只不过时间的变迁,也让他们二人渐渐走远。   想到这,年羹尧赶忙差下人找来了自己豢养多年的门客,这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但此人却极为忠厚,深得年羹尧的信任。   听闻年羹尧即将被处死,即便是作为局外人的书生,也十分不解,连忙问起是否还有回旋的余地,而接下来年羹尧的一句话,却让书生傻在了原地。   “陛下面对手足都毫不犹豫,何况是我呢?”   这让书生恍然间,想起了民间谣传的九子夺嫡一事,望着背对着自己的年羹尧,书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后来,年羹尧把自己的小妾叫了过来,并给了书生一大笔钱财,嘱托他一定要将小妾肚中的孩子生下来,抚养长大成人。   闻言,书生连忙问起这孩子未来该取什么名字。   只见年羹尧思索片刻,并未对名字提出要求,只是坚决要让孩子改姓“生”。   书生拿着手在手掌上比划了一下,他明白,生其实就是年字去掉了一笔,年羹尧希望通过改掉姓氏,来延续自己最后的血脉,而这或许也是年羹尧能为家族做出的最后一件事了。   信息来源:《清史》

0 阅读: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