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一个空调工人失业在家,夏天天气很热,于是儿子问他:爸爸

爱吃凉历史 2024-10-22 19:57:34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一个空调工人失业在家,夏天天气很热,于是儿子问他:爸爸,天气这么热,为什么不买空调呢?工人说:爸爸失业了,没钱买空调。儿子又问:为什么会失业?工人说:因为空调太多卖不出去。儿子又问:为什么卖不出去?爸爸:因为大家都没钱。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初,美国宣布中立,不直接参与到战争的火线中,但这并未阻止其在背后发挥巨大的经济作用。 美国通过向战争各方出售武器、物资以及提供贷款,获得了巨额利益,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工业生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张,全国上下均分享到了战争带来的经济红利。 随着战争进入后期,德国及其同盟国的势力日渐衰落,美国决定介入战争,以确保能在战后的和平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1917年,美国正式对德宣战,并迅速将其庞大的工业能力转换为战争机器,生产大量军事装备和物资。美国的加入改变了战争的进程,加速了同盟国对轴心国的胜利。战争结束后,美国与英国、法国等国一道,成为战胜国,并在凡尔赛条约中获得了政治和经济上的重大利益。 战后的世界需要重建,而重建无疑需要巨额资金和资源。美国借此机会,通过贷款和出口物资给战后欧洲国家,继续保持其经济的强劲增长。 美国国内的工厂继续全力生产,不仅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向海外市场大量出口商品。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股市持续攀升,房价上涨,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这种依赖出口和金融贷款的繁荣隐藏着风险。许多美国农民放弃了农业生产,转而涌入城市,从事更为有利可图的工业和服务业工作。大量的农田因此荒废,农业生产严重下降,这在后来成为了美国面临粮食危机的隐患之一。 1929年,随着贷款回收困难和市场饱和,美国的经济泡沫终于爆破。股市的崩溃标志着这一繁荣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这段时期,称为“大萧条”,对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事实上,这场危机的根源可追溯至1920年代的美国经济繁荣期。那时,由于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和股市的过热投机,美国经济表面上看似一片光明。然而,这种过度扩张的生产能力和不断膨胀的市场泡沫,最终导致了资源的极度过剩。 商品积压、消费能力下降,工厂不得不开始裁员,从而使得经济陷入恶性循环:裁员导致购买力进一步减弱,商品生产持续萎缩,工厂利润降低,再次裁员,形成了一种自我加剧的经济衰退模式。 在这种背景下,约有40%的美国人口生活困难,许多家庭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银行业也遭受重创,大约一半的银行宣告破产。那时的美国社会景象堪称凄凉,新生儿的营养状况普遍不佳,出生率急剧下降,生下的孩子多为营养不良,身材矮小,他们后来被称为“萧条的一代”。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胡佛总统治下的政府最初坚持“市场不干预主义”,认为市场自有其自我调节的机制。 然而,随着经济状况的持续恶化,政府逐渐意识到单靠市场自我调节无法走出经济低谷。胡佛政府虽尝试通过建设基础设施等措施刺激经济,但成效甚微,最终胡佛在卸任时坦承了政府的无力回天。 1933年,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上台,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措施,这些政策后来被统称为“新政”。罗斯福政府通过大量政府干预和经济刺激措施,重新规范金融体系,振兴产业,保障民生,力图使美国经济复苏。 政府的直接干预包括实施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项目,提供直接的就业支持,以及建立起一系列社会福利措施来保护最为弱势的群体。这些措施在当时虽然备受争议,但也被后世学者广泛认为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 尽管如此,许多历史学者和经济学家认为,最终彻底扭转经济衰退局面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的需求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的工业生产,为美国及全球经济的恢复奠定了基础。 从这一点来看,罗斯福的“新政”虽然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但真正使美国经济完全走出大萧条阴影的,却是这场全球范围的冲突。 来自 张馨月编著. 美国经济大萧条[M]. 2017

0 阅读: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