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范双杰出场后,很多人热泪盈眶?
这是一个小故事,但是也是中国足球青训的一个缩影。
自从金元足球时代之后,国安队内提拔出一个本队青训球员可以踢上主力的就变得难上加难,原因大家可以理解,我们的目标高了,想法高了,要求高了,但是时间短了,容错空间少了,年轻人的成长难度加大了。
大家都知道,国安自中赫时代开始,采取的是荷兰青训模式,荷兰教练和欧洲的青训培养思路,这个过程中,要发生很多的碰撞和磕磕绊绊,但是这个模式国安一直在坚持。
再加上这几年,国安经济压力非常大,资金情况紧张,但是随着新球场的建设,足球氛围的浓烈,客观上,国安对于成绩不可能没有压力,不可能没有追求,我们经常说中超联赛成绩和投入成正比,但是国安的目标在大家心里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掉出亚冠行列的,甚至每个赛季都必须要有争冠机会。在这种投入和目标的反差中,国安就必须集中全部资源在一线队和成绩上,其他环节就会更加紧张。
中后卫范双杰、边后卫郝昱丞、中锋王宇翔这些进入一线队的年轻球员都是0405一波的球员,是国安按照荷兰青训思路选拔和训练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想法的开始,我们不可能一天变成阿贾克斯,变成埃因霍温,但是至少国安希望朝着欧洲足球的样子去摸索学习,尝试和践行,在中国足球各种各样的足球理念中,摸索出一条道路。这些孩子身上可能有一点点荷兰足球的影子,但是成为荷甲联赛那样的球员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之前看过这些孩子们的一些比赛,从青少年比赛,到要进入一线队,需要巨大的努力,需要不断的沟通,需要很多甚至是运气因素,一线队成绩一度不稳,苏亚雷斯尽管也看好这些孩子,但是真正可以让孩子出场是需要冒险的,苏亚雷斯自己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他很难给孩子们机会。所以从赛季初,很多人就在一直努力帮助这些孩子得到更多机会。
在聊天的时候,我说,当年徐云龙陶伟杨璞邵佳一薛申他们那一批整体成长,除了球员自身有天赋之外,那几年国安是用了将近2年的成绩作为牺牲,给这批球员容错,当时国安在一这批球员为主的时代,1999年和2000年连续2年的成绩都是联赛第6,但是沈祥福在后来离开国安的时候说,这批球员未来至少出4个国脚,结果出了3个世界杯国脚。
现在,国安无论经济情况如何,对于成绩的要求是不可能牺牲的,不可能再像当年牺牲成绩锻炼年轻人,因此所有的客观环境造成了,踢出来一位自己青训的球员,难度比之前大了很多很多,所以当05的“大头”小范出场时,很多人热泪盈眶,其中艰辛国安青训人心里都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需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机会,也给更多的空间,同时别忘了,我们还有0102全国冠军队的小梁小阮段德智闫雨他们。同时,也对面对巨大困难,仍然咬牙做好青训的国安俱乐部,给更多理解和支持。
巴依特张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