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钱学森的两张写有激光陀螺原理的神秘纸片送进国防科技大学。这就是后来

爱吃凉历史 2024-10-19 13:59:51

1971 年,钱学森的两张写有激光陀螺原理的神秘纸片送进国防科技大学。这就是后来被称为“钱学森密码”的启蒙秘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国在惯性导航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台自主研发的激光陀螺样机成功问世。这一成就的背后,是高伯龙教授和他团队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 时间回溯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美国研制出激光陀螺仪的消息传来时,全球为之震动。这种仪器利用陀螺的定轴特性,实现了自主导航和精确定位,对军事和航天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钱学森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技术的重要性,他在国防科技大学提出了开展激光陀螺仪研究的建议。 然而,当时国内在这一领域几乎是空白。高伯龙受邀加入了研究团队,他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性,但依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由于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他们不得不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自主探索。 资源匮乏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难题。缺少先进的实验室设备,他们就将一座废弃的建筑改造成科研场所。为了节约经费,团队成员亲自到工地搬运大理石,用以制作实验所需的低膨胀材料。软件匮乏,高伯龙就自学编程,开发必要的计算工具。 在一次关键的研讨会上,高伯龙提出了四频差动陀螺的创新方案。这一想法在国际上尚无成功先例,引起了不少质疑。许多人主张沿用已有的二频差动陀螺技术路线,认为这是更稳妥的选择。面对这些声音,高伯龙冷静而坚定。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数据,坚信这一创新方向将为我国带来突破。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承诺将在一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一年后,团队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激光陀螺实验样机。然而,设备在测试中出现了故障。这个挫折并没有击倒他们。高伯龙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故障排查,发现问题出在镀膜工艺上,而非设计思路。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只需解决技术细节。 为了攻克难关,他们继续埋头苦干。高伯龙常常每天工作超过二十个小时,甚至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也坚持在一线。他的敬业精神深深感染了团队成员,大家齐心协力,最终在1993年成功研制出了性能稳定的激光陀螺样机。 尽管取得了重要进展,国际上仍有声音质疑这项技术的实用性。为此,高伯龙决定进一步提升成果的应用价值。他带领团队将激光陀螺仪与武器系统相结合,开发出自动瞄准和导航系统。这一创新使武器具备了高精度的制导能力,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他们的努力使我国在激光陀螺技术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变,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垄断。这不仅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为后续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漫长的科研之路上,高伯龙和他的团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团队成员平均每年加班超过一千五百小时,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研究中。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虽然高伯龙的名字可能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的贡献却不可忽视。他的坚持和创新精神,为我国的科技事业树立了榜样。 2014年,高伯龙因身体疾病被迫住院,从而让广大网友首次真切地注意到这位科学界的隐形巨人。面对镜头,高伯龙身着平常的白色背心,身体略显弯曲,但双手依然敏捷地操作着键盘,他在电脑前坚持研究,继续撰写着顶尖的科研理论。尽管身体状态不佳,高伯龙的科学热情和执着精神却深深打动了观众。 在个人生活上,高伯龙向来朴素。他的穿着简单,家中难寻昂贵物品。那双经年累月的黄色胶底解放鞋,以及见证了无数学子成长的灰色羽绒服,都映射出他的生活哲学:朴实无华,专注科研。 高伯龙的妻子经常半开玩笑地说,家中饭菜总是需要加热,因为高伯龙总是忘了进食时间,全心投入在研究中,常常到了肚子咕咕作响才会想起饭点早已过去。 在科研教育方面,高伯龙的贡献尤为显著。他不仅亲自撰写了三十余篇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这些论文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而且还肩负起培养后辈的重任。 作为一名严谨的教育者,高伯龙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鼓励他们走科研道路,许多从他门下出来的学生,如今在激光技术等领域成为了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 来自 刘赫铮,彭慧元. 科学的印迹 书信 家国情怀[M]. 2022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