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藏古代又称为“吐蕃”

书有独述 2024-10-19 12:37:02
自古以来,藏族一直自称“蕃”。 那么,“蕃”这一称谓起源于何时?有何含义呢?根据近代著名藏族历史学家根敦群培所著《白史》的说法,“蕃”是藏族人对自己的地方的称呼,至于此称谓从何时起,现在已经很难说清了。至于“吐”,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藏语“高原”的音译。 关于“蕃”这一地名的具体含义,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是,在远古时先民还不知晓农业为何物,而以狩猎为生。由于居住分散,先民们在遇到野兽、盗匪袭击或自然灾害时,为寻求伙伴帮助,经常在山顶或高处发出“噶耶”或“瓦耶”的求救信号,这种呼叫被称为“蕃巴”,久而久之,呼叫的“蕃”声,即成为其地名。 二是,根据土地的自然状况,把高原从事畜牧业的区域叫做“牧区”,把低地经营林业的区域叫做“农区”,把介于二者之间、从事农业生产的区域叫做“蕃”。历史上的吐蕃王朝前身悉补野王世系兴起于雅砻河谷地区,当时为高原农业的中心,故称为“蕃域”。悉补野赞普世系将地名当做称号,称为“吐蕃赞普”。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时期,才把赞普管辖的全部土地称为“吐蕃”。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