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上,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告诉工作人员他要用中

王匡说人啊 2024-10-18 15:16:38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奖典礼上,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告诉工作人员他要用中文发表获奖感言,对方回道:中美关系不好,换成英文。丁肇中霸气回复:我必须用中文,这是我的魂我的根!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2007-9-11《丁肇中获奖答词:诺奖答词中唯一一份中文手写》) 1976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一个身穿燕尾服的清瘦身影走上台,会场灯光璀璨,镁光灯闪烁不停。这位即将创造历史的人,正是华裔科学家丁肇中。 出乎所有人意料,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不是人们熟悉的英语,而是一句字正腔圆的中文:"我必须用中文发言,这是我的根,我的魂。" 这句话,掷地有声,在寂静的会场中回荡。 台下,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嘉宾,媒体记者,都惊讶地抬起头,面面相觑。 美国代表团的脸上,更是写满了错愕和不解。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这位诺奖得主,会选择用一种“非主流”的语言,来发表如此重要的演讲。 那一刻,丁肇中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华人的力量,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丁肇中出生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带着年幼的丁肇中辗转于中美之间。 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从小就体会到了动荡和不安。或许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丁肇中心中那份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在美国求学期间,丁肇中克服了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勤奋,在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他在实验室里废寝忘食地研究,终于带领团队发现了J粒子,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物理学界,也为他赢得了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站在科学巅峰的巨人,却曾自嘲自己的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童年时期的频繁辗转,让丁肇中没能完整上完学,他的大部分知识,都是通过自学和父母的教导获得的。 他尤其喜欢听父母讲述那些科学家的故事,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这些科学巨匠的人生经历,在他心中埋下了科学的种子,也点燃了他对未知世界探索的热情。 或许正是这种对科学纯粹的热爱,支撑着丁肇中不断突破,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而他也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没有忘记用自己的力量,去回馈祖国,去激励更多的中国年轻人。 他不仅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还积极参与中国的科研项目,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物理学家。 他总是鼓励年轻的科学家们,要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要对科学充满好奇,充满热情。 如今丁肇中已经年过八旬,却依然活跃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为推动中国科技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的故事,也必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为祖国的科技强盛而奋斗不息。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说出您的想法,麻烦您点击“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以后看到更精彩的内容,谢谢您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0 阅读: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