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救了位病重的老人,却被告知必须退伍,可谁知这位老人

优优谈过去 2024-10-16 19:06:33

1972年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救了位病重的老人,却被告知必须退伍,可谁知这位老人竟然是让全国人民敬仰的开国上将!他想知道这背后到底有什么秘密。 (信源:《开国上将张爱萍与普通士兵的患难之交》)   1972年赵保群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北京卫戍区小战士,每天除了站岗放哨,就是和战友们一起训练,日子过得平淡无奇。   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将他和一个不平凡的名字联系在了一起——张爱萍,那天连队指导员突然叫他去执行个特殊任务,要他到301医院看护一个叫“张绪”的病人。   彼时的赵保群还只是个即将提干的毛头小子,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的憧憬,哪能想得到这突如其来的任务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即将踏入怎样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赵保群心存疑惑,带着五名战士来到了301医院,刚一报到医护人员就反复强调了纪律的严格性:不准病人与外人接触,不准家属单独探视,不准在生活上给予任何方便。   这神秘的架势,让赵保群心里直犯嘀咕:“这‘张绪’到底是何方神圣?”   见到病人后,赵保群真是愣住了,病床上躺着的是一位瘦骨嶙峋、胡子花白的老人,左腿还有重伤,完全无法动弹,哪里看得出半点“大人物”的影子。   赵保群心里的疑问反而越来越多了,尤其是看到有人不顾老人身体虚弱,还想从他嘴里撬出什么信息的时候,赵保群更加确信,这位“张绪”的身份绝对不简单。   虽然表面上没多问,但赵保群心里多了个心眼,开始悄悄留意这位神秘的老人。   “张绪”的生活非常简朴,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抠门”,他总是把吃剩下的馒头攒起来,留到下顿接着吃,哪怕护士多次提醒这样做不卫生,他也不以为意。   “染病也是我染!”老人那倔强的回答,让赵保群更摸不着头脑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赵保群对“张绪”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他发现老人虽然性格固执,但却十分善良,经常和护士们拉家常,聊聊过去的故事,赵保群和战友们对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帮他洗头、刮胡子,甚至主动帮他端屎端尿。   老人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这些年轻的小战士充满了感激,然而平静的日子很快就被打破了,一天深夜,睡梦中的张绪突然口吐白沫,全身抽搐,看上去像是中毒了。   赵保群一看这情况,吓得心脏都快跳出来了,他赶紧大声喊医生,还跟战友们一起帮忙照顾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抢救,张绪终于捡回了一条命。   惊魂未定的赵保群,回想起老人中毒的场景,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他暗中将老人吃过的食物和药渣收集起来,仔细检查,结果竟然在药渣里发现了几粒金银花种子。   赵保群知道金银花的种子是有毒的,他顿时冷汗直流,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难道,有人要害他?”   “张绪”似乎看出了赵保群的担忧,他强撑着虚弱的身体,安慰道:“别担心,孩子这事儿你查不清楚的,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早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如果有一天,你因为我被退伍了,一定要来找我!”老人的话,像一道闪电,击中了赵保群的内心深处。他知道好像有大事要发生,感觉自己好像被卷进了一个大漩涡里。   过了一阵子上级下了通知,赵保群和五个战士要离开医院了,临走前他才了解到“张绪”原来是开国上将张爱萍。   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一样,赵保群当场就震惊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朝夕相处了几个月的老人,竟然是位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赵保群回到部队后,因为那次特殊任务,他被提前退了伍,原本快要到手的提干机会也泡汤了,但他没有丝毫怨言,默默地将这段经历埋藏在心底,回到家乡,过起了平凡的农民生活。   在北京的张爱萍将军,一直记得那位在关键时刻保护过自己的年轻战士,他试了很多次,给部队写信、打电话,想找到赵保群,但都没有回音。   直到1985年,张爱萍才终于打听到了赵保群的消息,得知赵保群一家生活清苦,张爱萍心中十分愧疚,他马上给赵保群汇了100块钱,希望能帮他改善一下生活。   赵保群收到汇款单和张爱萍的亲笔信,心情特别激动,他怎么也没想到,分别多年,张将军还记挂着自己这个小人物。   但赵保群最终还是将这笔钱以张爱萍的名义捐给了当地的小学,用来购买了一架风琴,1987年张爱萍终于抽出时间,邀请赵保群来北京见面。   在将军寓所里,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紧紧相拥,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要不是你,我早就没命了……”饭桌上,张爱萍拉着赵保群的手,动情地说道。“保家卫国,是我应该做的。”赵保群憨厚地笑着。   虽然这段特殊的经历只有短短几个月,却在赵保群和张爱萍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段尘封的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下,平凡英雄的伟大情怀和高尚品格。   他们虽然不为人知,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着国家的和平,谱写了一首首感人的赞歌。

0 阅读: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