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那个被迫当街杀猪卖肉的“北大才子”陆步轩,如今怎样了

霸苍笙客栈 2024-08-19 08:19:02

"就是他,北大毕业的陆步轩!"

西安街头,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正在熟练地切割猪肉。他的摊位前挤满了顾客,但更多的人是来看热闹的。

这个被称为"北大屠夫"的男人,就是曾经的北京大学高材生陆步轩。

从北大到菜市场,为什么一个北大毕业生会选择当街卖肉?面对20年来的质疑和嘲讽,他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陆步轩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每当看到村里那些没读书的孩子早早就辍学下地干活,父亲就会语重心长地对陆步轩说:"儿啊,你可要好好读书,不然以后就只能像他们一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了。"

在那个年代,考上大学是许多农村孩子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

陆步轩也不例外,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学习上。

高中时期的陆步轩过着清贫但充实的生活。家里条件不好,每天他都只能带着几个馒头到学校,用开水泡着充饥。

有时候馒头都是隔夜的,又硬又冷,但陆步轩从不抱怨。

他知道,这已经是家里能给他的最好的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5年,19岁的陆步轩以长安县文科状元的身份,成功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对于陆步轩来说,考上北大不仅仅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更是一个改变整个家族命运的机会,简直是祖坟冒青烟了。

全村人都为他感到骄傲,父亲更是激动得连摆两天酒席庆祝。

村里的长辈们纷纷来祝贺,说陆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以后有出息了,陆步轩的父亲喝得满脸通红,一边给客人倒酒一边说:"这都是我儿子争气啊!"

然而,现实并没有像陆步轩想象的那样美好。

初到北大,他发现自己只是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员,来自全国各地的尖子生们不仅学习刻苦,而且见多识广。

陆步轩第一次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挫折感。

为了追赶上同学们的步伐,陆步轩开始拼命学习,他每天早起晚睡,泡在图书馆里恶补各种知识。

慢慢地,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成绩也逐渐赶上了班上的平均水平。

然而,这种努力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反而让他更加迷茫:大学生活真的就应该是这样吗?

1989年,陆步轩怀着满腔热血从北大毕业。

他原本以为,凭借北大的学历,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

然而,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

毕业分配时,他被安排到了西安市人事局参加二次分配。

陆步轩骑着自行车,挨个单位敲门找工作,却处处碰壁,在一个亲戚朋友的帮助下,他勉强进入了县城建局。

然而,就在即将上班的前一天,他被告知名额被顶替了,对方只是个普通大专生,但人家有关系。

这次打击让陆步轩彻底失望了,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不满。

最终,他不得不接受了一份在长安县一个即将破产的柴油机配件厂的临时工作。

工作的不如意影响了陆步轩的生活,他的第一段婚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妻子常常抱怨他的无能,两人经常因为生活琐事争吵。

终于有一天,妻子提出了离婚,并且失望地说:"我为了你北大的学历才嫁给你,你现在这样,和人家种地的有什么区别?"

这段失败的婚姻给陆步轩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他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染上了赌博的恶习。

就在他即将堕落的时候,命运给了他一次转机,他认识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陈晓英。

陈晓英的出现,给陆步轩的生活带来了转机,她没有陆步轩那么高的学历,甚至没有学历,但她却给了陆步轩前所未有的理解和支持。

陈晓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陆步轩的问题所在。

她说:"你的失败,其实和你心里北大高材生的光环脱不开关系。你总想做那些看起来光鲜亮丽的生意,而不愿接触有些看起来很脏却很实际的买卖。"

在陈晓英的劝说下,陆步轩决定放下身段,开始卖猪肉,他给自己的摊位起名"眼镜肉店",开始了新的人生。

这个曾经埋首书堆的文弱书生,如今却要操起沉重的切肉刀。

从清晨到深夜,他都在忙碌着,学习如何选肉、切肉、称重、收钱,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练习。

起初,陆步轩的手法很生疏,常常切出的肉块大小不一,引来顾客的抱怨。

但他没有放弃,而是虚心向其他老板学习,甚至还买了几本关于屠宰技术的书籍来研究。

慢慢地,他的刀工越来越熟练,甚至能根据顾客的需求切出不同厚度的肉片。

然而,卖肉的生意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每天凌晨四点,陆步轩就要起床去批发市场挑选新鲜的猪肉。

回到店里,他要清洗、分割、摆放,然后一直忙到晚上九点多才能打烊。

即使是周末,他也不敢休息,生怕错过了顾客。

一年忙到头,交完水电费、房租后,剩下的利润其实并不多,有时候遇到肉价波动,甚至会亏本。

但为了维持生计,陆步轩只能咬牙坚持。

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理想逐渐被现实的生活负担所代替。

每天面对的不再是诗词歌赋,而是油腻的肉案和讨价还价的顾客,陆步轩感到自己离那个曾经的北大才子越来越远。

当被问及现在是否还看书时,陆步轩的表情有些痛苦。

他摇摇头说:"很少看了。每天忙完店里的事,就已经精疲力尽了。回到家只想躺下休息,哪还有精力看书啊。"

说到这里,陆步轩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他接着说:"其实我还是很喜欢研究语言的,尤其对方言很感兴趣。你知道吗,我们这里的方言里有很多有趣的词,比如..."

说起语言,陆步轩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当地方言的特点和变化,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热爱学习的大学生。

"其实我最适合去做编辑词典的工作。"陆步轩突然说道,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那种工作需要耐心、细心,还要有广博的知识。我觉得我很适合。"

言谈中,陆步轩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书桌"的向往。

那个安静的、可以专心研究的环境,对现在的他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望。

然而,现实却是第二天清晨,他又要早起去批发市场,那个梦想中的书桌,只能暂时被搁置在心底的某个角落。

但谁知道呢,也许有一天,他还能重新坐回书桌前,重拾那些被尘封的梦想。

就在陆步轩的生意蒸蒸日上时,一篇名为《北大才子西安街头卖肉》的报道,将他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时间,他成了全国关注的焦点。

媒体的报道给陆步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有人赞叹他不拘小节,勇于尝试;也有人嘲笑他虚度光阴,浪费教育资源。

面对纷至沓来的采访和议论,陆步轩一度陷入了迷茫。

在这个时候,长安区地方志办公室邀请他参与年鉴编纂工作。

陆步轩欣然接受,他觉得这份工作更符合自己的学历背景。

然而,一年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那个自由自在的猪肉摊。

就在这时,陆步轩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同为北大校友的陈生,陈生已经在猪肉行业打拼多年,创立了"壹号土猪"品牌。

他邀请陆步轩加入自己的团队,共同将猪肉生意做大做强。

陆步轩犹豫再三,最终决定接受挑战,他们一起创办了屠夫学校,陆步轩亲自编写教材《猪肉营销学》。

随后,他正式加入"壹号土猪"公司,担任副董事长。

在互联网浪潮中,陆步轩抓住机遇,将猪肉生意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他们的公司迅速发展,年销售额突破18亿元。

陆步轩也从一个街头卖肉的"屠夫",摇身一变成为了亿万富翁。

成功后的陆步轩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他累计向母校北大捐款超过9亿元。

在母校的演讲中,他自嘲是个"反面教材",但同时也强调了北大教育对他的重要影响。

他还特别感谢两任妻子对他的影响,第一任妻子的离开让他认清了现实,而第二任妻子陈晓英的支持则给了他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陆步轩现在经常被邀请到各大高校演讲。

他总是告诉学生们:"不要被学历束缚,要勇于尝试不同的可能性。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条。"

对于未来,陆步轩充满信心,他计划将"壹号土猪"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品牌,同时也在考虑进军其他行业。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更是为了培养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努力钻研,都能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参考来源:

百度百科:陆步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