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减负,这次力度够大吗? 五年了,从2018年开始,中央就反复强调要为基层

凯泽聊你好 2024-10-14 18:32:22

为基层减负,这次力度够大吗? 五年了,从2018年开始,中央就反复强调要为基层减负,文件一个接一个,但效果怎么样呢? 咱们得摸着良心说,基层干部还是忙得脚不沾地,感觉比以前更累了。 各种会议、报表、检查,依然像小山一样压在身上,喘不过气。 2019年全国查处“文山会海反弹回潮”问题1696起,这还只是被查处的,没被查处的呢? 藏在水面下的冰山又有多大? 咱们得承认,上面确实是想给基层减负的,各种政策也出台了不少。 但很多时候,这些政策就像隔靴搔痒,看着热闹,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本原因在于,减负措施往往停留在表面,没有触及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深层次问题。 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电子政务,说是为了减少 paperwork,提高效率。 但实际情况呢? 有些地方搞起了“电子形式主义”,把原本的纸质文件变成了电子文件,甚至还搞出了各种花里胡哨的APP,美其名曰“数字化转型”。 结果呢? 基层干部不仅要填纸质表格,还要在各种APP上重复录入信息,工作量反而更大了。 有个网友说得特别形象:以前是“一稿多投”,现在是“一事多报”。 再比如,为了避免重复检查,上面要求搞“一次性检查”。 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操作中,往往变成“一次检查,各种陪同”。 各个部门轮番上阵,美其名曰“观摩学习”,基层干部还得全程陪同、汇报工作,比以前更折腾。 表面上是减负,实际上是变相增负。 为什么会这样? 说白了,还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作祟。 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用文件和会议来指挥工作,热衷于搞各种形式主义的活动,他们追求的是“看得见”的政绩,而不是“摸得着”的效果。 基层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不得不疲于奔命,层层加码,最终苦的是基层干部,损害的是群众的利益。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新闻,说某个地方为了迎接上级检查,要求所有单位的办公桌上必须摆放绿植,还规定了绿植的种类和大小。 这种做法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绿植能提高工作效率吗? 显然不能。 但这恰恰反映出一些地方形式主义的顽疾。 他们关注的不是实际问题,而是表面功夫。 还有,现在各种考核指标也压得基层喘不过气。 有些指标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完成,基层为了完成任务,只能弄虚作假,疲于应付。 这种“数字游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所以说,为基层减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必须从根源上解决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问题。 要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精简考核指标,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 要鼓励基层创新,允许他们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工作,而不是一味地照搬照抄上级的指示。 说到底,基层减负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要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的怪圈中走出来,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只有这样,才能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路还很长,希望真的能看到改变。

0 阅读:1632
评论列表
  • 漫步 29
    2024-10-14 22:39

    这篇文章还靠点谱

  • 未来 19
    2024-10-15 08:19

    越减越负

  • 兴国 10
    2024-10-14 18:55

    好文章

  • 2024-10-15 21:31

  • 2024-10-16 23:13

    越是说什么不能做,反而做的更厉害,因为原来不会做的也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