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扶老被讹”现象给出了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

景铄看科技 2024-10-14 18:03:2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对“扶老被讹”现象给出了建议:凡是扶了老人被要求天价赔偿的,等有了事实依据后,都可以按“敲诈勒索”起诉。即便不能够判刑,也要高额罚款,进行严惩。否则,这种社会乱象永远得不到解决。 近年来,“扶老被讹”现象在我国社会上频频发生,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热议,这一现象不仅让许多好心人陷入困境,也暴露了社会道德和法律体系中的诸多问题,当你伸出援手扶起摔倒的老人,非但没有得到感谢,反而面临被指责和要求高额赔偿的风险,这种现象无疑让人心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刑侦专家李玫瑾多次发声,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法律对策,李玫瑾教授指出,对于那些利用别人的善意,恶意索赔的讹诈行为,必须严格依法处理,将其归类为“敲诈勒索”罪,即便不判刑,也要通过高额罚款来进行惩罚。 扶老被讹这一现象并非偶发个案,而是近年来愈发频繁的社会乱象,过去几年里,类似的新闻屡见不鲜,无论是行人好心搀扶,还是司机避让老人后遭遇索赔,讹诈的案例时常占据各大新闻的头条。 典型的例子是广东吴伟青案,吴伟青是一名普通的好心人,他在路上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周火仟,原本是一场普通的见义勇为行为,结果却演变为一场无法摆脱的噩梦,周火仟和他的家属不仅没有感谢吴伟青,反而指控他是肇事者,要求高达20万元的赔偿。 更为可悲的是,即便警方调查后得出结论,证明吴伟青的摩托车根本没有碰到老人,周家人依然坚决要求赔偿,在面对巨额索赔、社会压力和名誉损失的多重打击下,吴伟青最终选择了以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这一悲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也让“扶老被讹”这一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类似的案件揭示出,善良在某些时候不仅得不到回报,甚至可能成为灾难的源头。 “扶老被讹”现象的背后,反映了社会道德的滑坡,讹诈者利用善良人的好心行为谋取不当利益,甚至将这种行为变成了一种快速获利的手段,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念让本应是美德的助人行为,蒙上了阴影,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害怕遭遇类似的情况而选择袖手旁观,逐渐形成了社会中的“冷漠风气”。 一旦这种冷漠蔓延开来,社会的互信基础将受到严重冲击,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试想当我们自己或亲人真的需要帮助时,却因为他人的顾虑和恐惧而得不到援助,这样的社会该多么可怕? 这一问题并不仅仅是道德层面上的滑坡,它还反映了法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现有的法律并没有为这些“碰瓷”行为提供足够明确的惩罚标准,导致讹诈者得以钻空子,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尤其是对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支持不足,也让某些家庭迫于经济压力利用“扶老被讹”来获取利益。 李玫瑾教授提出的法律解决方案,恰恰针对了这一现象的核心问题,通过将恶意讹诈行为纳入“敲诈勒索”罪的范畴,并通过高额罚款或刑事处罚来进行严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震慑那些试图利用善意的人。 这种法律建议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它能够为好心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让他们在助人时不再畏惧潜在的风险,其次它也能震慑那些存有不良动机的人,提醒他们恶意索赔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后果。 尽管李教授的建议得到了广泛支持,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法律的威慑作用固然重要,但社会道德的重建也不可或缺。 我们需要从教育着手,培养年轻一代的助人精神,同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减少老人和其家庭因经济压力而选择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此外,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时也应当更加客观公正,避免过度渲染“碰瓷”行为,以免让不良行为者得到过多的关注和模仿的机会。 在这场关于“扶老被讹”的讨论中,法律、道德和社会的多方面力量都需要共同发力,只有通过法律的保护、道德的重塑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破解这一困扰多年的社会难题,这种互助和信任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应为之努力的方向。 “扶老被讹”现象的解决,不仅关乎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能否在危机时刻,依然相信善意的力量,在李玫瑾教授的建议指引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现象终将在法律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得到遏制,善良和互助的社会风气也会重新回归。 参考资料:中国心理学会认证心理学家——李玫瑾个人账号——2024.05.2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