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一支勘探队前往柴达木盆地找矿,有一队员白某不小心走散误打误撞闯进无人

鲸鱼铲史官 2024-10-14 15:00:23

2001年,一支勘探队前往柴达木盆地找矿,有一队员白某不小心走散误打误撞闯进无人区,走着走着山脚下赫然出现一个三角形诡异山洞,而山洞里的一样东西让他终生难忘!

当时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根四十公分直径的圆柱形铁管子从洞顶插向洞底,肉眼看过去有7米左右高!

无人区出现这种东西实在太奇怪了。实在是想不通,后来白某又走到了湖边,结果在那,他看到了更多让他不敢相信的东西!

湖边的石头上也插着一根根锈蚀的铁管子,因为在无人区多呆一秒都是风险,所以白某收集了几根铁管子就离开了,幸运的是他终于安全的走出了无人区!

出去之后有了设备,通过卫星地图一查,发现那个湖泊叫做托素湖。为了搞清楚那些神秘铁管的来历,他还咨询了不少专家,很多专家都认为在那种地方不可能会出现人工铺设的管道,这应该是某种史前生物的化石!说不定就是某种史前古老的生物化石!当然这只是猜测,究竟是不是生物化石还得通过鉴定。

白某把这些铁管子送到了青海的一家科研机构进行鉴定,化验的结果是这些东西含有72%的铁化合物,20%的二氧化硅,还有的8%的成分仪器验不出来,这些成分是人类暂时无法探知的!

后来这些样品又送到了北京,专家对铁管形成的时间进行了测定,专家惊讶的发现这些铁管子已经存在十五万年!

我国使用铁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人类使用铁器最长也就几千年,十五万年前怎么会出现铁管子呢?会不会是测量错了!然而专家还用各种方法测量了铁管子的年代,所有的检测结果都稳定一致!

为了搞清楚这个谜团,白某再次前往托素湖,而这一次白某发现这湖里根本没有鱼虾水草等生物,湖边也是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但是托素湖隔壁的湖泊却是一片生命盎然的景象!

还没来得及思考白某又发现托素湖的东岸,有一带十几公里长的高地,高地的顶部非常的平整,如图所示。而临近这片平地的是上下起伏的石山,总感觉那平整的高地是人为加工过的!

白某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猜想,这显然不是地球人干的,那会不会是外来文明留下的痕迹!他脑子里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十几万年前,有一群外星人坐着UFO来到了柴达木盆地,潍坊方便飞船的起落,外星人特意削平了一片连着的山,让飞船在那着陆。并且在边上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安装上了各种管道!所以这些管道才会有人类无法认知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并不是地球上的,而是外来生物带来的。也正是外来生物在这做了研究,所以这块地不适合生物的生存,才会导致无生命迹象的现象!

当然这都是白某的想像,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所以没有什么说服力。白某还写了一本小说,把他在托素湖的所见所闻写了进去,并提出了外来文明的设想,一时间这本小说非常的畅销,而且还使得托素湖变得全球闻名,很多世界各地的专家开始关注这个地方!

一支国际托素湖科学考察队组成,他们来自各个国家的权威机构人员。考察队来到托素湖,也被那神秘的现象所震撼到,但是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不可能像白某一样,把这一切想象成外来生物的杰作。

很快他们解开了第一个迷惑!为何托素湖没有半点生命迹象?那是因为托素湖只有入水口,没有出水口,水里含盐度极高,根本不适合生物生存!

戈壁当中为何会出现一带平整的山地?就像刀割了一样的高地!科考队中的地质学家对高地作了几天的研究,发现这片平整的高地是因为地壳运动而形成的,万年前这里发生过一次很大的地壳运动,相邻的几座山产生了剧烈的碰撞和切割,而那个平整地带就是产生的切面!那最后就剩下铁管之谜了!

科考队来到托素湖的时候并没看到满地的铁管,因为小说的出版,很多慕名而来的人带走了铁管!科考队只能再次寻找铁管样品,幸运的是在山洞里找到了部分样品,这些样品很快带到最先进的核工业地质研究院进行再次的鉴定!

实验室的专家对样品进行了检测,基本否定了是外来生物带来的可能性,因为这铁管与各地的陨石以及月球上的岩石微元素成分差别很大!但如果不是外星人带来的,十几万年前人类怎么可能造出这样的工具呢?专家认为造出这神秘铁管的既不是外星人也不是地球人!

科考队在考察的时候发现,铁管分布在比较硬的沙岩地带。沙岩是由洪水冲击而成。几千万年前柴达木盆地还是一片植被茂密的森林,洪水冲倒树木后。树木埋在了地下,大量含有铁元素的砂石颗粒也被洪水冲到了托素湖那一带。

结果那些铁元素和植物在地底下结合到一起。也就是说沉积下来的铁元素变成了铁矿石,铁矿石包裹着的树枝,而树枝木质部分逐渐腐烂,不易腐烂的韧皮部分与铁矿石结合,于是中间空心的“铁管”就这样形成了!

而来经过进一步的检测,铁管里那些曾经未能检测出来的其实是一些植物成分,因为当年专家把它当成矿物质检测,所以检测的仪器没有分辨出来!

至此托素湖的神秘现象总算是真相大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成的,但依然还有人认为这就是外来文明导致的!您觉得呢?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