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的“铁杆庄稼”是旗兵的月饷,关键时刻是要拿命去换的。
每当提及明朝宗室俸禄的时候,总有人动辄拿清朝的八旗子弟的“铁杆庄稼”来做比较,说八清朝的八旗群体开支比明朝宗室还大。
但人家八旗是军户,怎么能拿清朝的军户和明朝吃闲饭的宗室做对比呢?要比也是拿明朝的270万卫所兵和21万八旗、60万绿营做对比才合理。
因为清代八旗其实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分为京营和驻防,在籍旗人其实就是世袭军户,而且也和明朝的军户一样,世世代代都必须承担兵役。
但是,就如同大明不是每个军户都能当兵一样,清朝也不是每个旗人都能吃上“铁杆庄稼”的,因为兵是有定额的,超出定额的叫做余丁。
余丁是没有饷钱拿的,但是作为在籍军户,旗人余丁也和明朝军户中的余丁一样,可以授田。
只是随着八旗人丁的逐年增加,旗人中的余丁也无法做到足额授田,又不允许做其他营生,所以到了清末这部分旗人的生计也就成了大问题。
清朝的八旗其实就是明朝卫所制的翻版,兵民合一的军户而已,只不过到了后来逐渐失去了生产职能,这一点也和明朝卫所制类似。
所以网上总把八旗子弟拿来和明朝几十万宗室做对比,是很不恰当的。
明朝宗室是按照爵位拿俸禄的贵族,就算是没有爵位的,婚丧嫁娶、从生到死也都是由国家供养,不需要从事任何生产,纯粹是吃闲饭的,和平时训练、战时卖命的八旗军户压根就不是一回事。
也许有人说八旗兵自从入关后战斗力就不行了,也是吃闲饭的。确实清朝末年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和西方近代军队比起来确实不怎么样,但是战斗力不行并不意味着不打仗了,危机时刻一样是要上战场卖命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有僧格林沁率满蒙八旗出战,金顺率领驻防八旗随左宗棠收复新疆,在甲午战争和俄国入侵东北的战争中,都有八旗兵上阵卖命。
清朝的八旗子弟放在明朝就是军户的性质,“铁杆庄稼”是军饷,是要拿命去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