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4年,46岁的雍正翻了48岁齐妃的牌子,敬事房的太监咳嗽一声:“皇上,还有

董静历史经 2024-10-12 21:24:01

1724年,46岁的雍正翻了48岁齐妃的牌子,敬事房的太监咳嗽一声:“皇上,还有个25岁的舒舒觉罗氏刚刚进宫。”听了太监的话,雍正面露不悦,他语气冷淡的说道:“朕今晚就要她。” 太监不敢再说什么,领了命令,马不停蹄的下去准备了。 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帝王的家事遥不可及,但对于太监这类特殊群体而言,帝王的家事就像镜子一样清清楚楚摆在他们面前。 皇帝的后宫,既是国事,也是家事。 齐妃是在潜邸就跟着雍正的老人,她比雍正大两岁,在雍正还没登基的时候就以侍妾的身份陪伴左右。 齐妃的出身并不高贵,她本是汉人,父亲李文璧也没有任何官职,后来皇帝看在齐妃的面子让李文璧当了知府。 虽然出身不高,但齐妃的受宠却一点也不少,她接连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这个女儿是雍正众多女儿中唯一活到成年的。 凭借这份“生娃”功绩,齐妃在潜邸的地位水涨船高,从侍妾一路升到侧福晋,地位比乾隆生母满人钮祜禄氏还要高一头。 雍正继位后,照例封赏后宫,特别是对那些在潜邸就跟他的人,齐妃也从侧福晋登上妃位。 古代的皇帝除了治理国家,还有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枝散叶”,为皇家延续后代。 雍正虽然孩子不少,但存活率却不高,十六个儿子活到成年的只有四个。 所以,雍正继位后,在太后的授意下,敬事房的太监每晚都要找皇帝翻牌子,挑选侍寝的妃子。 这天晚上,敬事房的太监端着托盘又来了,雍正随手一挑,居然拿起了齐妃的牌子。 雍正当时是46岁,齐妃也已经48岁,按理说此时的齐妃基本上失去生育能力,也不合适再侍寝。 敬事房的太监们虽然仍把代表她的牌子摆出来,其象征意义更多一些。 雍正本意也不是齐妃,奈何一时老眼昏花,误选了齐妃。 敬事房的太监对此自然一清二楚,于是出言提醒,希望皇帝选择更年轻的妃子侍寝,更是具体指出了刚刚进宫的舒舒觉罗氏。 但“一生要强”的雍正决不承认自己选错了,只是将错就错得让齐妃来侍寝,也算是重温旧梦。 其实,被“忽略”的舒舒觉罗氏,才是雍正的首选。 舒舒觉罗氏是员外郎明德的女儿,进宫时已经25岁,这在古代后宫已经算是高龄。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当时不仅已婚,更生有孩子,她的丈夫就是雍正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 换句话说,雍正抢了自己的弟媳,说起这段故事不得不提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 所谓“九子夺嫡”,就是康熙在废黜太子后,有九个儿子先后参与争夺太子之位,这九个儿子中就包括雍正与胤禵这对亲兄弟。 最后,雍正夺嫡成功,登基为帝。 上位后的雍正对那些曾经的竞争者毫不手软,先是削去他们的爵位,接着关押起来,有好几位兄弟在圈禁中被折磨死去。 好在,胤禵是雍正的亲兄弟,况且他们的母亲也还在世,雍正没法像对待其他兄弟那样对待胤禵。 但睚眦必报的雍正没打算就这么放过胤禵,他把胤禵圈禁在景陵,美其名曰让他为康熙守孝。 为了羞辱这位亲弟弟,雍正还下令让他的侧福晋舒舒觉罗氏进宫,侍奉自己。 舒舒觉罗氏13岁嫁给胤禵,两人感情很好,也育有子女。 但在封建年代,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任何人不得违抗,就这样,舒舒觉罗氏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 她本想保全名节一死了之,但又怕牵连胤禵及娘家人,最终只能无奈接受。 舒舒觉罗氏进宫后,刚开始并未受到雍正的特别重视,毕竟她只是雍正拿来恶心胤禵的棋子。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雍正发觉舒舒觉罗氏温柔贤惠,在后宫不争不抢,这让雍正对她的态度大为改观。 就这样,舒舒觉罗氏被敬事房安排侍寝,真正成为雍正的女人,雍正后来还将她封为妃子。 弟媳变亲媳,这种有悖人伦纲常的做法,在皇权的压制就这么堂而皇之发生了。 好在,舒舒觉罗氏并没忘记曾经的丈夫,她在雍正面前极力为胤禵说好话。 相信胤禵能活到乾隆朝,这里面少不了舒舒觉罗氏的功劳。 1735年,58岁的雍正皇帝驾崩,传位于四阿哥弘历,改年号为乾隆。 乾隆登基的过程十分顺利,没有“九子夺嫡”的残酷斗争,他对众多叔叔也没有雍正那般恨意。 况且新皇登基,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道,乾隆下令释放被囚禁的叔叔们,恢复他们的爵位。 对于胤禵这个亲叔叔,乾隆还特意封为郡王,并下令让舒舒觉罗氏出宫与胤禵团聚。 就这样,这对苦命鸳鸯,在被迫分离十几年后终于再次重聚。

0 阅读: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