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的岁末,曾脚踹蒋介石拳打闻一多的刘文典,拒绝了胡适去美国的邀请。1958年,一代狂人被揪斗,痛哭流滴的说“我刘文典脑袋里就是一包臭脓血,没有一点贡献,我错了!”一个月后,突发脑淤血去世。 彼时,一代狂士刘文典,这位曾脚踹蒋介石、拳打闻一多的狷介学者,也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学贯中西,精通英、法、德、日、梵、 Pali 等多种语言,是古文字学、训诂学的一代宗师,著作等身,声名远播。然而,在新政权即将建立的时刻,他却选择了留下,选择了与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共命运。 胡适,这位与刘文典有着数十年交情的挚友,深知他的才华与价值,更明白他倔强的性格和对故土的深情。他不忍见这位学术巨匠在动荡的时局中蹉跎,于是多次劝说他前往美国,甚至连签证和住处都已安排妥当。然而,刘文典却始终不为所动,他坚定地回答:“我是中国人,我为什么要离开我的祖国?” 这简短的几个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道出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故土的眷恋,对民族的责任。他深爱着这片土地,深爱着这里的文化,他相信,即使身处困境,也能为国家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现实的残酷远超他的想象。1958年,那个充满着狂热与动荡的年代,刘文典的铮铮傲骨,终究还是在时代的洪流中被一点点磨平。批斗、批判、自我检讨……昔日狂傲不羁的学者,如今却站在台上,低垂着头颅,用颤抖的声音说着违心的话:“我刘文典脑袋里就是一包臭脓血,没有一点贡献,我错了……” 这短短的一句话,如同尖刀般刺痛着每一个在场人的心,更深深地刺痛着刘文典自己的灵魂。曾经,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何等的不可一世!他怒斥蒋介石不懂《三民主义》,他痛打与自己学术观点相左的闻一多,他用自己的狂傲和狷介捍卫着学术的尊严和独立。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个体的尊严显得如此渺小,个体的意志显得如此无力。 一个月后,饱受精神折磨的刘文典突发脑溢血去世,一代狂士就此陨落。他的离去,不仅是学术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回顾刘文典的一生,他如同划过夜空的流星,短暂而耀眼。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学识照亮了学术的殿堂,他用自己的狂傲和狷介挑战了世俗的权威,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诠释了对故土的深情。 然而,他的悲剧结局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在一个动荡的年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该如何把握?个体的尊严和价值该如何守护?如何才能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保护自己免受时代的摧残? 或许,刘文典的选择没有对错,只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命运。他选择留下,选择了与祖国共命运,这是一种高尚的爱国情怀,也是一种令人敬佩的勇气。 然而,他的悲剧也提醒我们,在任何时代,独立思考、理性判断都至关重要。盲目的狂热和盲目的服从,都可能导致个体的悲剧,甚至整个社会的悲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风云变幻莫测。刘文典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记忆中,警醒着后人,珍惜和平年代的来之不易,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而我们,也应该从他的故事中汲取教训,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守护自己的尊严,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1949年的岁末,曾脚踹蒋介石拳打闻一多的刘文典,拒绝了胡适去美国的邀请。195
历史姑娘
2024-10-11 23:07:00
3
阅读:17852
用户18xxx87
怪自己有学问没眼光
xvjiliang991 回复 10-13 14:41
那种情况下,这些大师每一个都是有学问没眼光,谁也没避免
两千映月 回复 10-13 20:26
钱学森有眼光!大才国之重器
林下微风
狂士有其土壤
用户10xxx78
只能说刘是典型的书呆子 不懂历史也不懂现实生活
雨雪霏飞 回复 10-13 23:09
铜豌豆是嫖客代名词,笨蛋!
用户10xxx78 回复 雨雪霏飞 10-14 14:13
不是金圣叹么?
foxwu
最后终于认清了自己,废物一个
就爱讲实话
蒋介石可以让张学良活
相约三生石畔 回复 10-14 06:10
杀白崇禧、余程万也毫不手软。
道法自然 回复 10-14 08:45
杨是入了我党的,他的秘书是党员,这些都是烈士。
omxz
谁的眼光准
飞哥
一言难尽,一声叹息
清清小河
小时候政治没学好,不明白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过他小时候应该没政治课。
用户17xxx10
再狂的也给他弄老实了。
山间小溪
选择决定了命运。
云在天上
中国历史进程中永远忘不了的痛!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地提高国家治理水平!
天涯无根水 回复 10-14 00:50
有什么好痛的,请问他们活着的时候对中国做出了什么贡献,那时中国什么样,老百姓过得什么样。古代文人的臭毛病,正事不干专扯后腿,以骂人为荣。和孔融一个德行。
曾经的摩托
评论区半是明哲保身之徒,还自诩得意大聪明[墨镜]
幸福在于运动 回复 10-13 12:40
你可以把全部财产给红十字协会啊,聪明人
用户13xxx17 回复 10-13 15:36
这是哪里来的圣母玛利亚啊,以拯救万民为己任吗。
前进
这篇文章有问题,留下怎么了,美国很好吗?胡适就是一反动文人
哥舒王
糊涂啊
冷眼视之
刘踹没踹过蒋不知道,传得多了,影响人们的判断…加入民国社会各因素,刘踹蒋应该不可信…
半盏流年 回复 10-13 19:37
这事本来就是真的
冷眼视之 回复 半盏流年 10-15 08:06
那是谣言没有人管,时间长了,你认真了…
season in sun
唉!
飘渺
专治不服
101
不能为民族崛起做贡献的人,不论多么有学问,都是废物一个。
祖国万岁 回复 10-14 12:33
你为民族做了啥惊天动地的贡献!
莫当真 回复 10-14 09:59
为民族崛起做贡献可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方面,像刘文典这类文史类专家,同样在中华文明传承与溯源方面有相当大的作用,用来提高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徐小俊
可悲,可怜
唐国强
做过安徽大学校长
水中洲 回复 10-13 23:03
筹,正式成立就不是他,还是清华教授,云大文学院院长
有个朋友
恶人自有恶人磨
雨霁
这种人去哪下场都不会好
落日
就像荒地上种粮食,自己种的是粮食,地里长的是杂草
00000000
逗比 以为自己多厉害
游历人间
可悲可叹。
大漠孤骑
没有听说过!
峰顶看浔城
胡适,公知鼻祖[哭笑不得]
用户16xxx88
有一点点所谓的学问就狂得没有边界。自古以来这种人多惨死。
蛋挞王子
国学大师是干什么的
少时风流老亦狂
做人,虽然平时处事可以灵活一点,但终究还是要有原则的,无原则就无尊严。
力戈
美国需要英文好的垃圾文人?
海淀10号
一声叹息
凤鸣
哪来的那么多大师?
云淡
恨国党来带节奏的!
原乡人
因果
用户18xxx17
书白读了。
冬雨
恃才傲物的狂生到哪里都不受欢迎
用户10xxx16
任性的代价
用户14xxx22
文人风骨[点赞]
klrs
走或者留,并不是眼光问题,而是立场问题、情感问题!后来的事他们能预知?只是胡适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会愿意留下来为建设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吃苦受累?
来了来了 回复 10-14 13:01
更多的是眼光问题,被现实的表象迷惑,看不到历史的规律和实质。
klrs 回复 来了来了 10-14 13:22
胡适这样的人精,会被表象迷惑?他的人格决定了他的选择。
遥远的记忆
此文不可信。
用户14xxx48
维有胡适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