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赞同郭松民同志的提议,作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的后代,我无法接受第五代导演在电影

知不知道葽葽 2024-10-11 14:19:13

非常赞同郭松民同志的提议,作为长津湖战役志愿军的后代,我无法接受第五代导演在电影中夹带私货,玷污志愿军形象。 对目前上映的陈凯歌拍的什么志愿军生死存亡战一片极其反感。 假如,志愿军抱着生死存亡的心情打仗,能有什么胜利?这不和当初的国民党几百万大军一样吗? 不论从父亲口中,还是从朝鲜战场归来的那些伯伯们口中,从来没有一个人谈到什么生死问题。从小就听着打仗故事长大的,记得经常来我家玩的一个伯伯,他曾是济南战役的司号员,后来参加抗美援朝,和我父亲一个部队,但不在一个师团。他曾经在朝鲜战场上单人单兵炸了一辆美军坦克,就靠着一捆手榴弹和地里的稻草。 据他和我父亲及几个同是志愿军的伯伯们讲战斗故事,说“美军坦克跑的快极了,没办法,威胁太大,连长让他们班负责炸掉坦克,但当时手机除了步枪就是手榴弹,啥也没有,怎么办?这个伯伯虽然是山东人,但个子不高,身体精瘦,特别灵活,他一蹦出来,捆了一捆手榴弹,把朝鲜老乡们地里扔的一大捆稻草夹起来,匍匐前进爬到离坦克不太远的地方,趁着坦克过沟坎减速的时机,瞅准机会一下子把稻草塞到坦克履带里,坦克跑几下就站住不动了,这时候,有鬼子冒头爬出来想查看动静,他一个鹞子翻身,跳到坦克上面硬把手榴弹塞进去,里面的鬼子拼命往外顶,他就使劲拿脚跺,然后迅速跳下坦克,轰隆轰隆,美军坦克就这么完蛋了”,但他的腿也受了不轻的伤。记得当时伯伯还挽起裤腿给大家看呢! 伯伯讲的绘声绘色,他是胶东人,地方口音浓重,有些话我也听不太懂,有好多意思还是后来回家探亲和父亲聊天中补充完整的。他们一群退伍、转业的志愿军军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小时候,隔三差五地就跑来我家聚会,就爱听他们分别讲起自己参加了几次战役,然后为了争辩自己的部队作战勇猛,打得胜仗多而面红耳赤。那时候,家里没啥可吃的,只有我老姑每年寄来的两斤花生米无比珍贵,妈妈把花生炸一下,然后再凉拌点自己种的萝卜,几个人就能喝酒喝个大半天。 那时候太小了,搞不清楚他们的各自部队,也整不明白他们所谈战役都有哪些。但我清楚自己的父亲和炸坦克的伯伯是九兵团宋时轮部队,曾参与过长津湖战役。 后来,就是求学、工作、成家、养娃,再也没有时间和机会了解这些。几十年过去,父亲离世,那些伯伯们有的早已故去,有的早已失去联系,父亲因身体不好调离高原牧区来到南方。而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父亲再也没有高谈阔论过,因为他离开了曾经的战友们,离开了拥有深厚感情的人,虽然身体渐渐好了,感情却也淹没在岁月里。我一直深信,父亲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战友情,后来父亲年高,我探亲回家时发现他常常沉默,长时间沉默,问及父亲,父亲会莫名其妙地说些奇怪的话,会突然说他记得他们班里每一个人,并且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而最初五零年十一月一同奔赴朝鲜参战的战友们几乎全部牺牲了… 这就是中国军人的大无畏气概,一个普通小兵。老妈常问父亲“打仗你怕不怕?”老爹说“那怕啥?孬种才怕。” 一句“孬种才怕”足矣。 因此,那些片子里什么“反战”“失败主义”统统是这些导演们内心之怯懦与肮脏的再现。不仅,我不会看,我的全家人都不会看。这是属于我们志愿军后人的尊严时刻。 (盗文洗文绕道)

0 阅读:1459
评论列表
  • 2024-10-11 15:32

    确实如此,拍得不堪入目。别说什么你行你上,我要有这个资源我确实能做的比他好。

  • 2024-10-11 19:45

    就是,从来不是那么悲悲寂寂的,而是充满英雄主义色彩

    柳剑 回复:
    你咋知道的呢?你上战场了?
  • 长津湖不是吴京的吗,难道是陈凯歌的?

  • 2024-10-11 21:51

    小便,各人想法不同,未必你就是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