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白崇禧以私通孙传芳的罪名,将14军军长赖世璜枪决,并撤销该军番号,缩编为师,由熊式辉任师长,熊式辉大怒,彻底和桂系决裂,倒向了蒋介石。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那个年代,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谁有枪,谁就能说了算,可是有时候,得了枪也不一定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说起赖世璜,那可真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别看他当时已经是个14军的军长了,手下也有一大票兵马,可这位爷的经历,够大伙儿喝一壶的。 赖世璜是读书人出身,跟他那发小熊式辉一样,俩人从小就是书呆子,整天跟那几张纸较劲,后来吧,清朝完蛋了,俩人一合计,还是得学点儿带刺儿的本事,这不就一块儿参了军呗。 别看他们是一块儿进的军校,可这两位爷的命运却不一样,赖世璜比较争气,一路升官发财,当上了14军的军长,可他这发小熊式辉就有点儿悲催了,好不容易混成了个教育长,也就是个文职,跟个当兵的还差得远呢。 这时候,蒋介石看上了赖世璜这位大员,嘿,14军可是孙传芳手下的精锐部队啊,要是能把赖世璜给拉拢过来,那可就等于砍了孙传芳的一条胳膊,可是吧,人家赖世璜也不是吃素的,你蒋介石一个电报就想把老子给收买了,这不有点儿瞧不起人嘛。 蒋介石也是个精明的,他琢磨着得找个合适的人选去做做工作,诶,熊式辉这个赖世璜的发小不就正合适吗?俩人一块儿长大,感情深着呢,让熊式辉去一趟,没准儿赖世璜就答应了。 熊式辉接到这个重要任务,那叫一个激动啊,好嘛,抓住机会好好表现,没准儿自己就能平步青云了,果然,有了这层发小关系,赖世璜听熊式辉一通忽悠,就点头答应投靠蒋介石了,这一下可好,赖世璜不仅被蒋介石提拔当上了独立第1师的师长,熊式辉也因为立了大功,被任命为军代表,相当于是给赖世璜当副手,照这样发展下去,俩人不出几年就能飞黄腾达喽。 谁曾想,好景不长啊,北伐的战事在湖北那一带遇到了些麻烦,孙传芳带着他的部队负隅顽抗,这让北伐军头疼不已,这个当口,孙传芳冒出个坏主意,想拉拢赖世璜投靠他,给北伐军来个突然袭击,赖世璜一听,心动了,这么好的机会,不就等于是下了个套,让北伐军自投罗网吗? 这还不算完,另一边儿唐生智也盯上了赖世璜,唐生智想偷偷摸摸地袭击桂军后方,让他们腹背受敌,这一下赖世璜可就犯了难了,左右为难,进退两难啊。 这些小动作哪儿能瞒得过蒋介石的眼线?蒋介石心里门儿清,赖世璜这是要反啊,可他也没有轻举妄动,静观其变,等着看赖世璜到底要怎么选。 这边厢蒋介石还在犹豫,桂系的白崇禧可就坐不住了,说什么“私通孙传芳”,直接把赖世璜抓了起来,啥也不说,一枪毙了,完事儿,十四军也被撤编了,改成了一个师,谁当师长?可不就是熊式辉嘛。 熊式辉一听这消息,差点儿没晕过去,好端端的一个14军就这么没了,赖世璜也被毙了,自己落了个师长的位子,这叫什么事儿啊?熊式辉气不打一处来,当即就跟桂系决裂了。 这时候蒋介石正受了挫折,被逼下了野,回老家浙江养老去了,熊式辉寻思,这可是投奔蒋介石的好机会啊,说干就干,收拾收拾行李,直奔浙江。 蒋介石一看熊式辉来了,那叫一个高兴啊,这才是真心实意来投奔自己的,不像那些墙头草,见风使舵的主儿,从此以后,熊式辉就成了蒋介石的心腹,俩人称兄道弟的。 蒋介石重新掌权后,熊式辉的仕途那是一帆风顺,官运亨通,先是担任淞沪警备司令,后来又当上了剿匪总指挥,手握重兵,谁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 等到熊式辉主政江西的时候,那可是干了一番大事业,大刀阔斧地搞建设,发展工商业,兴办教育,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照这么下去,江西就要成为全国的模范省了。 可惜啊,好景不长,抗日战争一结束,熊式辉就站错了队,非要跟着国民党反共,还放话说要把共产党揪出来,结果呢,在东北战场上吃了一个大亏,连连败退。 蒋介石也是够狠的,明面上把熊式辉升官进爵,暗地里却把他架空了,把他打发到一边儿去,熊式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不过是蒋介石手中的一枚棋子,想用就用,不想用就扔。 说到底,赖世璜和熊式辉的命运,不过是那个动荡年代的一个缩影,多少人被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漩涡,有的人浮浮沉沉,有的人身不由己。 赖世璜也好,熊式辉也罢,他们不过是时代洪流中的一叶小舟,随波逐流,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当年意气风发,肩负重任,转眼间却成了他人的牺牲品,成了历史的注脚。 而那个让人心惊胆战的年代,那个生死难测的年代,也终究成为了过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代代人来了又走,留下的是经验,是教训,也是对和平年代的无限憧憬。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书生本色:熊式辉回忆录中的胡适
1927年12月,白崇禧以私通孙传芳的罪名,将14军军长赖世璜枪决,并撤销该军番
一桐评这个去
2024-10-09 12:07: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