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想看个景,先得练长跑?”越来越多的景区大门搬迁,美其名曰“环保”,可这

张横说娱乐事件 2024-10-08 17:26:25

“这年头,想看个景,先得练长跑?”越来越多的景区大门搬迁,美其名曰“环保”,可这动辄几公里的“环保路”,走的游客怨声载道,究竟是保护生态,还是另有目的?背后真相,引人深思!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2024-07-19《景区大门越建越远,背后是花式圈钱?》) 五一假期刚过,朋友圈又一波“晒旅游”刷屏,但点赞最高的,往往是那些“特种兵式旅游”攻略。 为啥?贵! 贵在哪儿?门票? 还真不是! 虽然国家一直在喊“景区门票降价”,但很多人出去玩一圈回来,却发现钱都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这不,禾梓前阵子带着家人去了趟西北,就被景区里“套路满满”的小交通狠狠“上了一课”。 禾梓一家在黄河石林景区游玩时,被告知必须购买68元/人的交通套票,这比40元的门票还贵! 而且,这套票还分分钟让你体验“捆绑销售”的“魅力”:大巴车、观光车,两项必选,一项都不能少!更“坑”的是,就在两个月前,还有游客能自己开车进景区呢! 为啥现在不行了?景区工作人员给出的理由是“为了安全”。 可禾梓越想越不对劲,这大巴车和观光车的路线压根不一样,就算真为了安全,为啥不能分开买票? 更别提,如果遇到观光车线路不通,想坐游轮还得再花168元买“大套票”! 这不明摆着“宰客”嘛! 禾梓气得够呛,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来都来了”,总不能扫兴而归吧?类似的“套路”,禾梓在其他景区也没少遇到。 在宁夏水洞沟景区,她一家三口光是坐电瓶车、驴车、马车、竹筏、骆驼、沙漠越野车,就花了将近门票两倍的钱! 到了四川的达古冰川,禾梓更是体验了一把什么叫“小交通比门票贵两倍多”! 从景区大门到索道口,30多公里的路程,只能坐景区大巴;到了索道口,还得再花180元/人坐索道上山。 一路下来,光交通费就花了一千多块! 更让人无语的是,很多景区还喜欢把大门修得离核心景区越来越远,你想走路进去? 对不起,根本没路! 像禾梓2009年去新疆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时,从门口走到核心景区也就一个多小时,还能边走边玩。 可现在再去,45公里的路程,不管你是老人、小孩,都得乖乖买区间车票! 这哪儿是去旅游啊,简直是去“花钱坐车”! 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景区都喜欢在“小交通”上做文章呢?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有利可图”嘛!一些老牌景区,当初规划的时候压根没考虑到现在的游客量,停车场不够用,只能把大门往外挪。 像龙门石窟、塔尔寺这些文物古迹,把大门外移,确实能更好地保护文物,也方便管理。 但最关键的,还是因为“经济利益”!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推行“景区门票降价”,可对很多景区来说,门票收入就是他们的“命根子”啊! 怎么办?只能想办法从其他地方“找补”回来呗!而“小交通”,就成了景区眼里的“香饽饽”。 你想啊,跟动辄上千万投资的实景演出和娱乐设施相比,景区交通工具的成本简直低到“令人发指”,而且运营成本也低。 更重要的是,只要有人来,这钱就赚得稳稳当当,都不用费心去提升什么服务质量! 数据显示,疫情前,主板上市的景区企业,交通业务的平均毛利率高达64.93%,远高于旅游服务和酒店业务。 这利润,简直比“印钞票”还快!所以,你就不难理解,为啥很多景区会把大门修得越来越远,甚至“强制”游客消费小交通了。 说白了,就是为了赚钱呗!但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真的好吗? 强制消费、服务意识差、路线设计不合理,只会让游客觉得被“套路”,严重影响旅游体验。游客的吐槽和负面评价,也会损害景区口碑和形象,不利于长期发展。 最重要的是,过度依赖小交通的创收模式,只会让景区越来越懒惰,不去提升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最终只会走上“死路”! 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还得从多方面入手。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规范景区交通收费,别让“天价小交通”寒了游客的心。 另一方面,景区也要转变观念,别总想着“赚快钱”,要多在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我们游客也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旅行社和平台,勇于维护自身权益,对景区的不合理收费行为说不! 毕竟,旅游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生活,而不是去“花钱找罪受”!

1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