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已被洗劫一空的西夏王陵。一位年轻的考古学者懊恼万分

齿猛看历史 2024-10-08 01:17:54

1977 年,考古队发现了一座已被洗劫一空的西夏王陵。一位年轻的考古学者懊恼万分,猛踹向墙壁。未曾想,他这一踹,竟然踹出了价值两个亿的宝贝!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部门计划对西夏帝陵和陪葬墓展开考古发掘。考古工作极为精细,稍有差池,就可能致使古墓坍塌或陪葬品损毁,故而每次古墓挖掘都需慎之又慎。

于是,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挖掘了两年,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却惊觉这座陵墓早有盗墓贼涉足,徒留一片狼藉。望着空荡荡的墓穴,仿佛是盗墓贼对后来者的讥讽。

虽然这座古墓仍具考古价值,可失去宝物的它显然不如完整的古墓意义重大。经过研讨,考古队决定继续前行,要知道在这座陵墓区,还有 270 多座陪葬墓。

作为皇家陵墓,陪葬墓中的物品定然不少,同样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怀着这样的想法,考古队员再度出发。

此次,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在挖掘前专门四处探测,确认没有明显的盗墓洞穴后,才重新动工。

这次用时没有上次长,仅八个月便进入了地宫,然而眼前的景象再度让他们心灰意冷,显然这里也早有盗墓贼的足迹。

望着长久的努力付诸东流且毫无收获,队员们不禁发起牢骚。但既然来了,还是得清理一下里面的淤土,瞧瞧能否捡到漏,寻得古物。

下一秒,“啊!”的一声骤然响起。

只见他蹲在地上,抱着踹墙的脚,疼得泪眼朦胧。还没等身旁的同事询问状况,就见他手指着墙壁,说道:“这里似乎有东西。”

众人一听,陡然一惊,难道这里面藏有宝贝?

想到此,考古队又振作精神,几人对着这块墙壁仔细清理起来。他们发现此处的淤土确实比旁边多,里面似乎藏着个大家伙。

随着淤土逐渐减少,一对鎏金铜牛角出现在考古队眼前,两角又粗又尖,想必整体规模不小。

考古队员的心情愈发激动,经过不懈努力,这个大家伙终于展露其完整的真实模样。

那里无疑是一处宝藏,各类金银珠宝多达 100 余件,此外还有鎏金铜牛与圆雕石马这两件大型陪葬品,皆完好无损,此发现令专家们兴奋不已。

其中,“鎏金铜牛”最为珍稀,可视为国宝。其体长 1.2 米、宽 0.38 米、高 0.45 米,重达 376 斤,呈卧式盘踞之态,双目圆睁,牛首高昂,整体造型磅礴大气,形态优美。仿佛它劳作一日后正在卧地休憩,忽然听闻主人呼唤,便昂首回望主人。

这尊“鎏金铜牛”蕴含极高的文化价值。就铸造工艺而言,它由青铜浇铸而成,内腹中空,外表通体鎏金。

如此大型的金属制品,需将艺术、冶炼、建模、浇铸、抛光、鎏金等工艺集于一体,彰显了西夏在青铜铸造领域具备高超的技艺水准。另一方面,西夏时期能于墓葬中以这般制作精美且健壮的铜牛作为陪葬,也表明牛和农耕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乃是西夏文明的一个见证,为西夏农耕化进程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被称作“一脚踹出来的国宝”。其在出土不久便走出国门,先后于日本、意大利等国展出,报价至少 2 亿人民币。迄今,这尊“鎏金铜牛”仍在各地辗转,向众人讲述着西夏王国的神秘往事。

西夏源自党项族,唐末,党项拓跋首领创建夏州。1038 年,第三代西平王、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建国号为大夏,前期与辽、北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后期又与金朝并存。因其是由党项族于中国西北部构建的政权,故而被宋人称为“西夏”。

西夏这一传奇的王朝,曾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璀璨的文明,然而,1206 年蒙古国建立,这个帝国遂逐步迈向灭亡之路。

彼时,金朝和西夏互为盟友,蒙古大汗铁木真一心想要剿灭金朝,故而必须搬开西夏这块绊脚石。成吉思汗曾三次征讨西夏,西夏均难以抵御。在向金朝求救无果后,西夏向蒙古国进献女子求和,并依附蒙古攻打金朝。

随后,在与金朝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中,西夏国内的经济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军队疲弱、民变不断。

1216 年,衰败的西夏因拒绝协助成吉思汗西征,遭到蒙古军队的第四次进攻,西夏无力抵抗只得再次向蒙古求和。

1226 年,成吉思汗以西夏未履行约定为由,发动了灭亡西夏的战争。不到一年,蒙古便攻占了西夏所有领土,并包围了其都城中兴府,西夏末帝李睍在被围半年后向蒙古投降。

就在这时,成吉思汗于西夏坠马离世。为防止西夏反悔,拖雷秘而不宣其丧讯,并依成吉思汗遗命诛杀了李睍。随后,蒙古大军攻入中兴府,展开大肆屠戮,把所有宫室和陵园尽数焚毁。

蒙军将领察罕不忍看到无辜百姓遭殃,竭力进谏。然而,当屠杀停止时,城中所剩之人已寥寥无几,西夏国就此覆灭。

通常而言,后世会为前朝编写传记。但当时蒙古人对西夏人痛恨至极,且西夏地狭人少,故而后来修史的元朝未给西夏立传,致使历史上有关西夏的正史记载颇为稀少。

伴随西夏王陵的持续发掘,这个神秘且奇异的王朝得以重新展露在世人眼前,“鎏金铜牛”也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被收藏于宁夏博物馆。

0 阅读: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