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元朝最初没想灭宋,打算让南宋当藩属国称臣纳贡了事。但不幸的是元朝派使臣去南宋

爱吃凉历史 2024-10-04 13:13:40

其实元朝最初没想灭宋,打算让南宋当藩属国称臣纳贡了事。但不幸的是元朝派使臣去南宋却半路被宋军将领给杀了,宋廷得知后连忙向元朝认错。于是元朝再次派使臣赴宋但居然又被宋将杀了,这下元朝就很生气了,认为宋人是蛮子,遂发兵南下开启灭宋战争。 孛儿只斤·阔出,出生于窝阔台大汗的家庭,成为其第三子,其母亲乃脱列哥那,马真氏出身。在其父窝阔台的计划中,阔出一直是其继承人的首选。 阔出的子嗣包括三位男性后代,他们分别是失烈门、孛罗赤以及苏沙。其中,失烈门作为长子,后来的历史也显示了其继承大汗之位的重要性。阔出的生平事迹与其军事才能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蒙古帝国向南扩展,与宋朝的战争中,他起到了核心的领导作用。 1236年,这位大汗的儿子作为中路军的主帅,成功率领蒙古军队在3月攻占了襄阳,标志着其军事才能的高峰。然而,同年,阔出的生命轨迹却突然终止。 关于他的死因,历史记载出现了分歧,一种说法认为他是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另一种则认为他因病去世。根据较为权威的历史资料,他是因在军中患病而逝世。阔出的逝世对其父窝阔台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这位大汗随后指定阔出的长子失烈门继承大汗之位。 值得注意的是,阔出的死亡发生在蒙古与宋朝关系紧张的背景下。1234年,蒙古与宋朝原本联手灭金,金朝覆灭后,宋朝立即转而试图收复曾经的金朝都城,包括汴京和洛阳。 宋军的这一行动触怒了蒙古,因为蒙古认为宋朝违背了他们的协定,这导致了蒙古对宋的进攻,最终导致双方的军事冲突。 在1235年,窝阔台大汗指挥下的蒙古帝国决定对南宋发起全面战争。这场战役覆盖了从淮河东部至巴蜀西部的广阔地带,持续了六年之久,双方展开了数十次的激烈对抗。 尽管蒙古军队在人数和战术上占据明显优势,南宋各个要塞和城池的顽强抵抗仍旧造成了蒙古军队的重大伤亡。最终,双方的持续损耗促使军事行动暂时中断。 蒙古帝国此时面临的一大挑战是指挥官的调整问题。1236年,正值窝阔台大汗的长子贵由汗前往西方参加高加索地区的西征,这场西征由拔都汗主导,其主要目标是扩展蒙古帝国的西部边界。 由于贵由汗的离开,东方战场的指挥权需要重新分配。这一重任最终落在了阔出太子的肩上,他被任命为东方战场的总指挥。 阔出的指挥下,蒙古军队在中路由国王塔思(木华黎的孙子)领军,而东西两路则分别由阔出的兄弟二太子阔端和口温不花(成吉思汗弟弟别里古台的儿子)指挥。这三位主帅都是经验丰富的战将,他们指挥的部队总兵力高达80万,远超派往欧洲的15万兵力。 随后,蒙古军队在宗王塔思和将军口温不花的带领下,攻下了宋朝的淮西地区,包括蕲州、舒州和光州。 这三州的守将在蒙古军的压力下选择弃城逃离,蒙古军随后迅速占领这些地区,并大量收编当地兵马及物资。塔思和口温不花随后继续扩大战果,将战线推进到信阳地区,进而朝庐州方向发起袭击。 与此同时,察罕被派遣攻打真州,面对真州知州丘岳的坚固防御。丘岳以精确的战术部署和严密的城防,成功地抵抗了蒙古军的初次进攻,并在胥浦桥一役中,利用强弩射杀了蒙古军中的一名高级将领。 这次失利使蒙古军暂时撤退,但丘岳明白自身的兵力远不及蒙古,于是策略性地在西城布置了伏兵并设置火炮,以备不时之需。 蒙古军的二次进攻遭遇了宋军的顽强抵抗,伏兵和火炮的使用致使蒙古军受到重创,被迫撤退。在此关键时刻,丘岳没有停止攻势,反而指挥部队深入敌营,烧毁蒙古军的营垒和帐篷,进一步扩大了战果。 在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中,阔出的死亡成为了转折点。据分析,阔出可能在战斗中被宋军射杀,这导致蒙古军指挥系统一度陷入混乱,战术执行力大幅下降。 在此之后,尽管塔思企图通过小规模反击来稳定军心和防线,但蒙古军已无法持续其对南宋的全面攻势。这一时期,蒙古帝国正忙于同时应对东亚和西欧的军事压力,这也影响了其在南宋的军事行动。 这场战役显示了南宋军队在丘岳的指挥下,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蒙古军的攻势,还能在逆境中发起成功的反击。虽然南宋未能完全利用这次胜利来恢复中原,但这场战斗无疑为大宋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战略优势,延缓了国家的灭亡。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编纂委员会. 中国历史大辞典 辽夏金元史[M]. 1986

0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