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德国商人在海里捞出6.7万件唐朝文物。我国有意出资购回,但他却开出了

洋洋爱说史 2024-10-03 22:36:57

1998年,德国商人在海里捞出6.7万件唐朝文物。我国有意出资购回,但他却开出了3亿的天价。就在我国犹豫之际,这位德国人以3200万美元的价格将所有文物出售。我国专家闻讯后,无不叹息! “沃特法先生,你看看这瓷器怎么样?”一位印度尼西亚渔民对他说。这位身高接近1.9米的大个子德国人,一看到如此精美的瓷器,两眼立刻放光。 他激动地询问瓷器是在哪里发现的。老实巴交的印尼渔民对这些看似老旧的中国瓷器不以为然,但在沃特法眼中,这却是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因为他了解,这个岛屿附近流传着一个宝藏的传说。 对古代沉船的打捞是一项技术活,没有一定的技术和资本是难以成功的。德国商人回国后,立刻变卖家产,带领团队在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域搜寻古代沉船的珍宝。 从1996年到1998年,他们在这片海域进行了全面的搜索,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从1996年起,他们就陆续发现了大量的瓷器碎片,以及少量完整的瓷器。这让他们确信,沉船一定就在这附近。 果然,在1997年,他们发现了来自唐朝中期的“鹰潭号”沉船。虽然由于保存原因,里面的瓷器大部分都破碎了,但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1998年,他们又发现了西班牙时期的商船,但里面有价值的文物并不多。然而,连续两年都发现沉船,让他们更加确信这附近一定藏有大秘密。 有趣的是,在一年后,他们又在忽里洞岛海域附近发现了一艘古代沉船。一开始,所有的队员都没有对这艘沉船抱太大的希望,因为这片海域时常发生风暴,古代商船大多用木头制作而成,在强烈风暴的摧残下,这艘船的状况可能很差。 况且还经历了上千年,恐怕里面有价值的文物屈指可数。甚至有队员哀叹,这一次又是无用功。 然而,随着队员下海对文物进行搜索,他们惊讶地发现,近6.7万件文物中,有90%以上都完好无损,且大部分是陶瓷制品。 在后来的发掘中,他们还找到了10件制作精美的黄金制品,这些制品在外形上脱离了中国传统本土艺术,隐隐约约之间掺杂了大量的西亚和阿拉伯风格,可见这样的产品是用于外贸的。 尽管沃特法不是专业的文物贩子,只是出于个人兴趣而从事文物发掘工作,但这一次对唐朝沉船的打捞完全属于商业行为。而这艘沉船,名字就叫做“黑石号”。 在这艘沉船上,他们发现了三个属于唐朝的青花瓷盘。虽然这种青花与后来的元青花相比还显得过于简陋,色彩上也明显黯淡了一些,但这却充分说明了青花瓷的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远不是元朝。 此外,在这艘沉船上还发现了大量的长沙窑瓷器。这说明,在唐朝时期,手工业不仅仅是分布在沿海,内陆地区同样存在。 发现古代沉船文物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然而当他们将文物打捞上来后,印尼政府却宣称这是属于印尼政府的物品。没有办法,他们只得将打捞上来的一部分文物送给印尼政府,然后又从对方手中花费数百万美元赎回。其中的门道,想必大家都懂。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此时德国商人已经在国际上造势,正计划将手中数万件中国瓷器打包出售。对此,中国方面予以高度关注。然而,德国商人开出了近3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当时的中国企业远不像现在如此阔绰,最终在新加坡某集团的介入下,中国方面错失了收回这批文物的机会。而新加坡方面则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黑石号上的所有文物。 如今,这些精美的瓷器和文物全部都放在新加坡的亚洲文明博物馆。如果到该馆游览,一定能够看到这些精美的唐代瓷器。 遗憾的是,在当时角逐这批瓷器的过程中,中国方面虽然有着一定的机会,比如上海博物馆给出的价格并不低,与新加坡方面相比完全不存在任何劣势。 但上海博物馆的决策机制和程序过于复杂,而沃特法由于背负沉重的经济压力,迫切希望能够快速出手。新加坡某集团办事效率高,在第一时间与对方签订协议并及时付款。 当然,将这些文物放在新加坡也并非没有好处。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新加坡所发挥的独特地理优势,能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华文化。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