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全国共录取进士293人,其中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

满船清梦历史 2024-10-01 16:53:23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全国共录取进士293人,其中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探花陈修全部都是福建人,福建包揽前三名! 就连宋高宗都忍不住追问三人:你们当地为何这么生猛啊? 状元黄公度说:我们家乡景色宜人,物产丰富,他先把家乡夸了一番。 榜眼陈俊卿回答说: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宋高宗听完状元和榜眼的话,觉得榜眼陈俊卿回答的话语更有水平。 轮到探花陈修,没想到他居然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头,直接震惊了宋高宗,一问才得知陈修已经73岁的高龄了,在这种年纪还在坚持科考,可想而知当地人的学风是有多好。 不得不夸一夸福建人在两宋时期的科举表现,两宋共录取进士将近29000人,其中福建一省就有7000人,这比例太恐怖了,平均每4名进士中就有一个福建人。 在宋孝宗时期,还曾创下科举四连冠的佳债,可以说两宋时期的福建在科举上几乎没有对手,那为什么福建的科举突然这么厉害呢? 其一: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没办法,宋朝薄弱的军事力量让他只能不断向南发展,尤其是南宋一朝几乎都在东南角,再加上宋朝善于发展经济,所以南方的经济发展的十分迅速,经济发展导致了学堂的兴起。 而且两宋从未形成一统,所以其他地方的学子也无法来参加科举工作,两宋将近29000名进士,99%都是南方学子,这种结果主要是当时的格局所决定的。 其二:宋朝宽松的科举制度 不管是录取数量还是科举次数,两宋时期相比较其他朝代都有很大的提升,而且也放开了考核对象的资格限制,哪怕你是种地的都可以来参加科举考试。 而且宋朝本来也是个“重文”的朝代,所以大家学习和参加科举的热情十分高,宋朝是真的诠释了“学习好就可以出人头地”这句话。 不过福建不仅仅是在宋代时期厉害了,在其他朝代也都有很亮眼的科举表现,像前面说的包揽前三名的情况,在明朝明宣宗时期也出现过一次,福建人包揽前三名。 福建莆田和晋江这两个县是明代进士最多的两个县,尤其是蒲田县还有一个“七代进士家族”,叫做黄寿生家族,200多年时间里,有三代中解元,七代中进士,福建科举,真的太强!

0 阅读: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