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烂漫时》之所以在我这里封神,不止因为它拍出了张桂梅老师的理想主义,坚定,可

哲昌与世界 2024-10-01 10:44:58

《山花烂漫时》之所以在我这里封神,不止因为它拍出了张桂梅老师的理想主义,坚定,可敬,倔强,还因为它生动展示了山里女孩的群像。张老师费尽心力做这一切为了什么,为了她们。她们才是一切意义所在,价值所在,她们就是目的论中的目的,是理想主义中的理想,是希望中的希望。 谷雨,母亲早逝,父亲酗酒,家里还有个弟弟。初中毕业,为了三万块钱自己同意嫁人。这里的同意非常具有迷惑性,就像她自己说的,趁着年轻还有点文化,能多换点钱。不要因此嘲笑她,不要说“她愿意的啊”,这种愿意背后是看不到光,是绝望,是不知道还有别的路可以走。这种同意是一种伪同意。 蔡桂枝,家中独女,父亲在工地打工,屡次被骗,工钱拿不回来。母亲不知先天智力缺陷,还是被打成这样,基本没说过一句话。蔡蔡心高气傲,擅长数理化,成绩很好,但家里没有条件让她读高中。张桂梅上门去请,她拒绝了。这种拒绝也是伪拒绝,背后真实原因是,担心自己上学走了,没有人再能保护母亲。 宁华,家里独女,父母双亡,与多病的祖父一起生活,从小被当成男孩养。她自己愿意当男孩吗?未见得。当身边唯一亲人对她的期待是这样,她就会顺着这个方向去长。她同意去女高读书,唯一的想法是赚生活费,给爷爷买药。 柳细莺,漂亮,会唱歌,性格活泼,她对自己未来最好的设想,就是嫁到镇上去,这是一个恋爱脑。可我认为这也是伪恋爱脑,是她生活经验的局限。当她知道不靠男人靠自己也可以有出路时,恋爱脑不治而愈。 人们对穷人最大的误解就是,以为她们不会痛苦,自轻自贱,怎么都能活。并不是的,都是人,都有一颗心,心会高兴,也会痛苦,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但人的感受没有区别。 别把她们的不得已,当成她们自己选择的人生。张桂梅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她看到了女孩们的不得已,她选择为她们搭一座桥。桥的尽头,也许并不如人们以为的那么美好,但它确实通向了更多可能。 我看剧过程偶尔开弹幕,弹幕里总有人说:考上大学又怎样,还不是给资本打工。拜托了朋友,你以为给资本打工是谁都可以的么。你以为山里女孩不读大学还有更好的路么。别自以为是了,别拿那种所谓深沉去泼冷水了。 山里女孩到镇里,镇里女孩到县城,县城女孩到省会,省会女孩到一线,这就是胜利。对于穷女孩来讲,离家越远越自由,越自由就越幸福。在城里你有手有脚有活干,就有工资拿,在村里你一年到头干到死,你的命不值钱,你的日常就是生娃和做家务。既然都是干活,为什么不选一个能赚钱的? 我经常看到一些人批评张桂梅,理由是:她断了山里男人的路。这话怎么听都是狗屁不通,就从两个角度解读吧。 第一重意思:凭什么女孩可以上免费女高,男孩就得自费。啥原因你不懂吗?一个家但凡有男有女,却只有一份读书钱,你猜上学的那个会是谁?你占了家庭的光还不够,还要占国家的光吗? 第二重意思:女孩读完书都离开了,山里男人更不好娶老婆。如果她们只是换了种生活,就让你们如临大敌如丧考批,更可以说明她们的选择是对的。只有跑了奴隶的奴隶主才有这种愤慨,正常人看到别人幸福只会为她们感到高兴。 正因为这些石砸狗叫的声音存在,张桂梅才更伟大。因为她看透这一切,竭尽所能为女孩们撑伞。 看剧时大家真的可以看看女孩们,她们不是麻木,不是无知,不是毫无理想,而是不知道。当她们知道了,她们比谁都珍惜读书的机会,比谁都能拼命。有人生在罗马,她们必须得竭尽全力,读到半死,才能跑到罗马。这种精神在从前叫奥林匹克,在我们这里叫华坪女高。 看完这部剧,你再看华坪女高的校训,或许会更懂每个字的份量: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 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 藐视卑微的懦夫 致敬张桂梅老师和她的学生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