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美国提出了“十亿牡蛎”计划,不惜下血本5000一吨回收牡蛎壳,之后更

蓝贵的过去 2024-09-30 14:30:09

2019年,美国提出了“十亿牡蛎”计划,不惜下血本5000一吨回收牡蛎壳,之后更是将这些高价回收的牡蛎壳全部倒入了海洋,计划让牡蛎壳去拯救纽约港,那么这些牡蛎壳能有什么用,它又是如何拯救纽约的? “如今,纽约港的水质一天比一天差。”一位老渔夫无奈地摇头说道,“以前这里的牡蛎可以随手捞上来,可现在,水里几乎见不到它们的影子了。” 纽约港的生态恶化不仅体现在水质问题上,更直接威胁到人类生活。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飓风的威胁愈加频繁,2012年肆虐纽约的超级飓风“桑迪”就是最惨痛的例子。 大浪肆虐,洪水淹没了地铁,冲毁了街道。面对这样的灾害,纽约市政府意识到他们迫切需要一种自然屏障。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十亿牡蛎计划”应运而生。 “我们要让纽约港重生。”2019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秋天早晨,杰克·哈珀,一位在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工作的年轻生态学家,在一场关于海洋环境的会议上发出这样的誓言。他站在讲台前,语气坚定,眼神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杰克的提案是一个大胆的生态修复计划:在纽约港内投放十亿只牡蛎,通过恢复牡蛎礁来净化海水、保护海岸线,并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而计划的核心则是回收餐馆和市场上丢弃的牡蛎壳,并将它们重新投入海洋。 “我们需要数以亿计的牡蛎壳,作为新生牡蛎的附着点。这不仅仅是为了牡蛎的复兴,更是为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杰克对他的同事解释道。 一时间,这个计划被许多人视为天方夜谭。纽约,一个现代化的国际都市,是否真的需要依靠这些毫不起眼的牡蛎壳来拯救其濒危的生态系统?而且,为什么要回收这些曾被人类食用过的牡蛎壳?许多人对此充满怀疑。 “这简直是浪费时间和金钱,”有批评者在媒体上质疑道,“我们居然要以每吨5000元的价格去回收这些‘废物’,然后再倒进大海。” 杰克并不为此气馁。他深知,这个计划不仅关乎纽约港的生态未来,也关乎整个纽约市民的福祉。在他看来,眼前的挑战远远超出了经济代价的讨论,它关乎如何通过自然的方式抵御气候变化和日益频发的飓风灾害。 2019年底,纽约市政府正式启动了“十亿牡蛎计划”。随着计划的推广,越来越多的餐馆和海鲜市场加入了回收牡蛎壳的行列。每天,成吨的牡蛎壳从这些地方被运送到专门的处理中心,进行清理、消毒,最后被装上船只,运往纽约港。 杰克站在港口的甲板上,俯视着海面,心中充满了期待。几十万磅的牡蛎壳像雨点般洒入水中,瞬间消失在清澈的海水中。他知道,这些被丢弃的“废物”将会成为未来海洋的希望。 “杰克,为什么不把这些牡蛎壳做成工艺品?要么卖钱,要么变废为宝。”他的助手丽莎调侃道。 “丽莎,它们在海洋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杰克笑了笑,指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这些牡蛎壳会成为新的牡蛎礁。它们不仅能净化海水,还能形成屏障,抵御大浪。 事实上,牡蛎壳中的碳酸钙和微孔结构能够为新生的牡蛎苗提供理想的栖息地。牡蛎壳堆积形成的礁体还能有效减缓海浪的力量,在未来的飓风中,可能会成为纽约市沿岸最重要的防护力量。 2023年9月,纽约再次面临飓风的威胁。这一次,风暴路径直指曼哈顿。市民们心有余悸地回忆起2012年“桑迪”飓风带来的巨大损失,地铁系统的瘫痪、数十亿的经济损失、无数家庭的流离失所。这一刻,杰克的心情尤为沉重,他知道,这将是“十亿牡蛎计划”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暴风雨前夕,杰克和他的团队登上了一艘小艇,前往纽约港观察牡蛎礁的情况。他们发现,三年来,牡蛎礁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堤坝状结构,厚重的牡蛎壳层层叠叠地堆积在海底。每一个牡蛎礁都是一个天然的屏障,正在默默地等待迎接海浪的冲击。 “看起来,它们准备好了。”丽莎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 飓风肆虐而至,巨浪拍打着海岸线,牡蛎礁坚守在原地,成功减缓了海浪的威力。尽管飓风依然带来了一些损失,但与十年前的灾难相比,纽约的破坏程度明显减轻。地铁系统未遭水淹,沿岸的建筑完好无损,牡蛎礁的力量在这次灾害中展现无遗。 “我们做到了。”杰克松了一口气,看着远处逐渐平静的海面。 2024年春天,纽约港迎来了另一场重要的仪式。市长站在讲台上,宣布“十亿牡蛎计划”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纽约港内的牡蛎数量已超过了3000万只,牡蛎礁正在逐渐恢复其天然的生态功能。 “这只是个开始,”杰克对自己说道,“未来,我们还要面对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依靠自然的力量,纽约港一定能够重获生机。” 结尾时,杰克望着港口的落日,喃喃自语:“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只有通过尊重和修复,我们才能拯救这个星球。这不是一个城市的胜利,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通过“十亿牡蛎计划”,我们看到了生态修复的奇迹,也看到了人类在面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时所展现的智慧与勇气。这不仅仅是纽约港的复兴故事,更是世界范围内生态保护的一个缩影。

0 阅读:8743
评论列表
  • 阿白 91
    2024-10-01 22:20

    看了多少本意林,读者,青年文摘,知音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啊。或是直接海外供稿。

    江山如画 回复:
    纯正的读者味,好怀念[哭笑不得]
  • 2024-10-03 09:37

    这么励志的文案,可惜了只能用中文发表,否则不止五毛了。

  • 2024-10-03 00:14

    那个出钱?对于美国来说,煞笔才会出这个钱!

  • 万里 29
    2024-10-03 09:38

    这么好的文章,一定要转给霉国人看

  • 2024-10-03 01:44

    这文一股狗屎味儿……这是回到二十年前了吗?这种恶心人的文风……

  • 2024-10-04 19:11

    美国16亿美元的拨款到位了,总要有些东西吧。。。大家都看到了,这个宣传挺好的,希望美国各大沿海城市都学习,减少军费,增加环保开支吧。。。

  • 2024-10-03 08:21

    拯救自然?拯救地球?忙着打仗制裁的还有空管这个?

  • 2024-10-03 13:17

    曰本九 回复:
    言简意赅,必须赞一个
  • 2024-10-03 09:19

    深知

  • 2024-10-04 23:23

    以前觉得,哇,米国太牛了,珍惜环境不惜投入巨资顶住压力。现在再看,哇,国会议会咋批下来的,这牡蛎壳老贵了吧?不知道米国纳税人买得起不

  • 2024-10-05 00:19

    没有多年脑血栓写不出这么有水平的文章

  • 2024-10-05 06:37

    想法很美好,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没有钱赚的事没人干。

  • 2024-10-05 06:44

    不是应该先保护,然后变好,再然后牡蛎变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