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iPhone横空出世,彻底打乱了行业节奏,小王还记得当时的震惊:不可拆卸电池?这不是疯了吗?可没想到,这个看似荒谬的设计却成了新潮流。渐渐地,越来越多的手机告别了可换电池,小王看着柜台里积灰的"万能充",心里五味杂陈,曾经的救星,如今成了无用之物! (主要信源:原文登载于辽沈晚报 2024年3月1日关于“‘万能充’再出江湖 不只因‘挽救青春’的报道) 2003年的一个春日,18岁的陈天晗正埋头在自己的小工作室里捣鼓着什么,他从小就是个捣蛋鬼,家里的电器没少被他拆开研究。 这不,今天他又在琢磨着搞点新玩意儿,春节那会儿,他伯父来家串门,手机没电了却忘带充电器。 全家找遍了也没合适的,最后只好厚着脸皮找邻居借,这事儿让天晗坐不住了,心想:"咋就不能有个万能充电器呢?" 这个想法像颗种子,在天晗脑子里生根发芽,他开始翻书查资料,没日没夜地捣鼓起来。 虽然遇到不少难题,但他总是咬牙坚持,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造出这个充电器,让大家再也不用为充电器发愁!" 他先研究了充电器的工作原理,发现不同手机充电器的不兼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充电接口的差异和内部电压的不同。 陈天晗盯着桌上的手机,眉头紧锁,这个难题让他头疼不已,可就在这时,一个灵光乍现。 他想起前几天给家里手电筒换电池的场景,突然灵机一动:"等等,如果手机电池也能像手电筒一样随意更换,那岂不是......" 兴奋之余,陈天晗立刻投入到实验中,他日夜不停地鼓捣,反复试验,终于在半个月后搞出了第一个样机。 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其实暗藏玄机,两片可调节的金属片,一个透明夹子,再加上带插头的底座,简单却实用。 陈天晗爱不释手,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万能充"! 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创意会在未来几年里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很快,一家深圳公司看中了"万能充",开始大规模生产。 第一批产品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甚至还远销海外,李阿姨是一名常年出差的销售代表,在"万能充"出现之前,她每次出差都要带着一个专门的"能源包"。 里面总是塞满了各种充电器和缠绕在一起的线材,"那简直是噩梦,"李阿姨回忆道,"有时候忘带某个设备的充电器,整个行程就被打乱了。" 但自从有了"万能充",李阿姨的旅行变得轻松多了,两块手机电池,一个'万能充',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她笑着说,"那个小东西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无所不能。" 小王叹了口气,回忆起那段"万能充"风靡的日子,作为一名手机维修师,他曾经靠着这个小玩意儿解决了无数客户的充电难题。 可是好日子没过多久,一场科技革命就悄然而至,苹果出世之后,他不禁感慨,科技进步的步伐,有时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东西太方便了,"小王说,"但后来我们发现,用'万能充'给电池充电会影响电池寿命,有时候还会把电池充'鼓包',存在安全隐患。" 可谁能想到,那个当年风靡一时的"万能充"居然还活着,很多人还以为它早就淹没在科技的浪潮中了。 不过仔细想想,它确实挺实用的,前几天有网友分享,自己在网上闲逛,突然看到"万能充"还在卖,而且价格便宜得让人吃惊。 才五块钱?记得以前买都要十几二十的,好奇心驱使下,他忍不住问了卖家,原来啊,这玩意儿生产成本本来就不高。 现在直接从工厂拿货,再加上网上卖省了店面租金,当然便宜,看来只要有需求,啥东西都能活下来,这"万能充"还真是顽强。 那么,究竟是谁还在购买这些"万能充"呢?原来,许多人购买"万能充"是为了"拯救"自己的旧电子产品。 沈阳的小李通过"万能充",他成功地为这部老手机"续命",重新看到了那些珍贵的回忆,除了旧手机,人们还发现了"万能充"的其他用途。 有人用它给没有充电仓的蓝牙耳机充电,有人用它临时为干电池充电,尽管这些用法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但仍然显示出人们对这个小发明的喜爱。 如今,"万能充"已经不再像它的名字那样"万能"了,虽然现在它可能不再那么重要,但看到它曾经带给人们的便利,还是会有特殊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