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马新说#今天是孔子诞辰,各地多有祭祀,所以我想讲讲《论语》里的祭。“祭如在

中南聊历史 2024-09-28 21:43:55

#范马新说# 今天是孔子诞辰,各地多有祭祀,所以我想讲讲《论语》里的祭。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按照周礼,祭神时通过用香,可以使祖灵降附于“尸”的扮演者身上。而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是“敬鬼神而远之”,既不否认鬼神的存在,也不热衷探索幽冥,更是直接反对事事求神问卜,直接让鬼神的“意志”干涉世俗政治和社会生活。

也就是说,孔子未必认为祖灵会真的附身于“尸”上,但孔子仍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有必要庄重的对待整个祭礼,以对待祖灵的态度去对待“尸”。

这是因为祭礼的意义在于礼节本身,在这个过程中,文明得以浸润参与者的内心,共同体得到巩固,目的就已经达成了。

因此也就有了后一句,“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不能亲自参与这个过程,目的当然无从达成,变成了单纯的取悦鬼神,那就没什么必要了,不如不祭。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和主张,既不同于中世纪欧洲和中东西亚地区宗教主宰一切,世俗生活被“神在人间的使者”左右的窒息状态。也完全不同于法国大革命后流行的那种蔑视传统,砸烂一切的自毁倾向。而是一种更加高明和超然的思路。

这让我想到钱穆在《国史大纲》里写的:“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0 阅读:0
中南聊历史

中南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