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1岁的孙元良于台北寓所接受采访时透露,1937年淞沪会战国

冷暖聊事 2024-09-28 18:09:38

2005 年,101 岁的孙元良于台北寓所接受采访时透露,1937 年淞沪会战国军曾投入高达 85 个师的兵力。由于采取车轮战法,导致每当一个师遭受日军重创、伤亡率达三分之二时,就得迅速用另一个师替补上阵。 【消息源自:李菁著.《沙盘上的命运》[M]. 2021】 1937 年的夏天,阳光炙烤着大地,可对于中国而言,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刻。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已然踏破了东北的宁静,如今又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富饶的长江三角洲。淞沪会战的序幕,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缓缓拉开。 孙元良,这位黄埔军校走出的杰出将领,此刻正站在上海的前沿阵地上。他的眼神坚定而锐利,仿佛能穿透敌人坚固的防线,看到胜利的曙光。他的身旁,是一群同样怀揣着报国之志的年轻士兵。 “兄弟们,我们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我们的抵抗为国家和民族赢得了尊严和时间。我们必须坚持下去,直到胜利的那一天!”孙元良的声音在战壕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着士兵们的心扉。 战场上,炮火连天,土石飞溅。一发发炮弹呼啸着划过天际,然后在国军的阵地上炸开,掀起一片片血肉模糊。士兵们的脸上沾满了尘土和鲜血,但他们的眼神却依然坚定。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进,背后是家国,面前是敌人,那份无畏的精神仿佛燃烧的火焰,在战场上熊熊蔓延。 日军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国军在兵力、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面对这样的困境,孙元良果断采用了车轮战法。每当一个师遭受日军重创、伤亡率达三分之二时,另一个师就会迅速替补上阵。这种战术虽然残酷,但却有效地消耗了日军的战斗力。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孙元良不仅要面对敌人的炮火,还要时刻关注着部队的士气。他深知,士气是战斗力的源泉,只有让士兵们心中充满信念,才能让他们在战场上勇往直前。 一次战斗间隙,孙元良走到一名受伤的士兵身边,轻轻抚摸着他的头。“小伙子,疼吗?”孙元良的声音温柔而有力。 “不疼,将军!为了国家和民族,这点伤算什么!”士兵咬紧牙关,倔强地说道。 孙元良的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这样的士兵才是中国军队的脊梁。 淞沪会战持续了数月,国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的顽强抵抗也为中国沿海地区的工业和军事力量内迁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场战役虽未能阻止日军的侵略步伐,但它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军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多年后,当孙元良回忆起这段历史时,他的眼中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那是一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但我们从未退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背后是整个中华民族!”

0 阅读:380
评论列表
  • 2024-09-28 21:12

    真正的英雄

  • 2024-09-29 03:13

    大部分可能连敌人面都没碰到就被炮火覆盖了,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