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15岁辍学没有固定工作,开始...

泽睿谈文学 2024-09-28 12:47:23
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年生于列宁格勒,15岁辍学没有固定工作,开始写诗与流浪,最终1964年被指控“社会寄生虫”受到审判,判处5年强制劳动流放西伯利亚。这样荒谬的审案与受审实录流出,让众多文坛政流如阿赫玛托娃在内多人为之奔走,最终1972年4月布罗茨基登上飞机,离开了苏联,开启他漫长的流放生涯。而1951年从波兰流亡海外的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给刚到美国的布罗茨基寄出了一封安慰信,而布罗茨基认为这封信除了安慰与表示欢迎之外更多的是警告之意,不可否认,信件开启了两人一段非比寻常的友谊。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一书的作者伊雷娜·格鲁津斯卡·格罗斯是两位诗人的好友,“米沃什与布罗茨基是20世纪下半叶所有移民作家的守护神。”身为亲历者,他们的移民经历、对文学的痴迷热爱,作品中共同关心的人类生命脆弱与坚韧的主题,都令人痛苦与着迷。两位伟大头脑的互相启迪,诗歌背后的政治与他们的人生态度,都让作者从诗人诗歌、人生经历还有“亲眼见证的场景”来极力抓住这“同胞间的彻夜长谈”重要一刻。唯有如此,历史才不会沉默与失语。 两位诗人身上有诸多共同点,他们都是流亡作家。作者在书中分别介绍了他们两位的身世背景,与因被审判在西方世界声名鹊起的布罗茨基不同,米沃什1911年出生在俄罗斯帝国的一个省,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和家庭生活都是用波兰语,1951年经历过战争惨案的他在自我“道德责任”的驱迫下,与母国波兰断交,向法国申请政治避难。1960年移居美国。198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位一生充满漂泊、动荡与逃亡的诗人在诺奖之前与1972年初来乍到美国的布罗茨基一样,他们的诗歌在西方并没有广泛的读者受众。 两位诗人性格不尽相同,都不易相处。米沃什“疏离、固执和自我中心主义”,布罗茨基“傲慢、神经过敏、奇特完美的品位”,但不影响布罗茨基称赞米沃什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或许是最伟大的”,米沃什也多次表示“他钦佩布罗茨基,因为布罗茨基恢复了俄罗斯文化被中断的连续性”。 米沃什终其一生没有摆脱自己流亡者的身份,“将流亡作为一种命运去接受,就像接受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有助于我们看穿关于自我的幻觉。”布罗茨基并没担当起流亡者的角色,他只是一个移民。写诗的能力独立于使用一种特定语言写作的能力,他能感受到语言抹去另一种语言的暴力,这使他背负着童年语言的束缚,最终转入英语,使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客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