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中国以前是没职称的。但有课时辅导费,有考勤费,有教学奖,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小九聊事啊 2024-09-28 11:31:35

[酸]中国以前是没职称的。但有课时辅导费,有考勤费,有教学奖,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现在都没了。你听说了吗?现在学校里那些高职称的老师,一个月能比普通老师多拿一两千块钱!这下可好,那些不愿意表演、不会钻营的老实人,反倒成了躺平的主力军。可不是嘛,职称这玩意儿,从来就不是干出来的,而是评出来的。这个"评",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拼的不是谁教得好,而是谁更会“表现”。 想想以前,老师们都是凭真本事说话的。记得我小时候,班里有个数学老师,讲课时就像在给我们讲故事,公式、定理都能变得生动有趣。每次考试前,他总是提前给我们发复习资料,连小抄都帮我们准备好了。结果呢?那时候的老师,工资也就那样,真正靠的是热爱和责任心。可现在呢,职称就像一座大山,压得那些老实人喘不过气来。你要是想升职,得参加各种评审,写材料、做汇报,甚至还得“拉关系”,这可真是让人无奈。 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在学校教语文,平时上课认真负责,学生们都喜欢他。可他从来不喜欢在教研会上“表演”,结果职称一直上不去。反倒是隔壁班的李老师,平时上课也就那样,但每次教研会都能把自己捧得跟明星似的,讲个课就像在演话剧,结果职称一路飙升,工资也水涨船高。你说这公平吗?有时候我都怀疑,教书育人是不是变成了“会表演”育人。 再说说那些高职称的老师,月薪多出一两千块钱,这可不是小数目。想想看,普通老师一个月工资也就四五千,能多出一两千,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可是,这些高职称的老师,背后付出的努力可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他们要参加各种培训,要写各种材料,甚至还得参加评审委员会的各种活动,真是忙得不可开交。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普通老师并没有太大差别,甚至有些还不如那些默默耕耘的“躺平”族。 说到“躺平”,我身边就有几个这样的老师。他们每天照常上课,认真备课,学生们也都喜欢,结果工资却没见涨。于是,他们干脆就不再追求那些职称,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教学上。你看,这样一来,反倒让他们的课堂更有活力,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虽然工资没涨,但心里踏实,毕竟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才是最重要的。 其实,职称评定的这套机制,本质上是对老师们的一种考核,但它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却值得我们深思。就拿我一个同事来说,她教数学,课上讲得特别好,学生们都爱听。但因为她不善于“表现”,职称一直上不去。结果她的工资和那些“表演型”老师差不多,心里难免有些不平衡。可她从来没想过去“表演”,她认为,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而不是在职称的游戏中挣扎。 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老师开始思考,自己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教书。是为了那一两千块的职称差距,还是为了能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很多老师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毕竟,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评职称。我们不能让那些高职称的光环遮住了教育的初心。 所以,面对这样的职称评定机制,我们或许可以选择不去追逐那些浮华的名利,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每一堂课都充满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这样,或许我们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