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两人被带到巡捕房时,廖承志一反

鸿史来了 2024-09-26 11:50:28

1933年2月,陈赓和廖承志在上海法租界先后被捕,两人被带到巡捕房时,廖承志一反常态,急急忙忙的想要向巡警招供,这让法国巡警十分意外。

廖承志是革命先驱廖仲恺和著名女革命家何香凝的儿子。3月28日,廖承志在租界举行秘密会议,刚进来时,他就发现不对劲,有两个重要同志没有来。

廖承志觉得不妙,于是便打算撤退,就在这时,突然有一批巡警闯了进来,抓走了廖承志。在前往牢房的路上,廖承志一直在想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思来想去,廖承志还是觉得是内部出现了奸细,奸细很有可能就有今天没有来开会的同志。

来到监狱后,廖承志意外地发现陈赓竟然也在监狱里。廖承志觉得大事不妙,必须尽快让组织知道他们被捕的消息。

在监狱中,敌人对他威逼利诱,还用他的母亲来威胁他。廖承志看着这些人的态度,心里便有了主意,于是他便假装受不了刑,想要招供的样子。

廖承志说,他可以提供一名重要的共产党员的藏身地点,但他和共产党员联系,有固定的联络时间,通常都是面对面,如果他人不去,对方是无法相信他的话的。

敌人听了他的话,最后决定带着他前往联络地点。但敌人哪里知道,廖承志说的联络地点,就是自己的家。

回到家之后,廖承志趁敌人不注意,把他和陈赓被捕的消息,透露给了母亲何香凝。没一会,敌人就发现不对,可廖承志身份特殊,这些巡警不敢轻易动手。

被廖承志耍了之后,敌人便把他投进了监狱,将情况汇报给上级。法租界的领导不想惹上麻烦,于是便联系了国民党,想做个顺水人情,把这些人转交给国民党。

何香凝得知儿子和陈赓被捕的消息后,立马去找宋庆龄想办法营救。宋庆龄得知消息后,十分气愤,公开发出声明,痛斥国民党和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并要求他们立即放人。

何香凝从宋庆龄住所回来之后就病倒了,她担忧自己的儿子。宋庆龄为了安慰她,亲自赶到她的家中安慰她,并询问了具体情况。

为了营救被捕的同志,宋庆龄立即联系了蔡元培、杨杏佛、柳亚子等人。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会”的名义,聘请吴凯声律师为廖承志做辩护。

吴凯声先是去监狱面见了廖承志和陈赓,向他们了解了具体情况。回来之后,吴凯声便和宋庆龄、何香凝等人商量对策,准备开庭事宜。

为了顺利营救出廖承志、陈赓等同志,宋庆龄在中央研究院召开了会议,在会议中,宋庆龄将廖承志被捕的经过公之于众,想通过社会舆论来压倒国民党和法国政府。

这个办法是十分有效的,宋庆龄发出宣言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很多权威人士开始聚焦这件事,并且声讨国民党和法国政府。

3月31日,廖承志的案件在上海四川北路的高二分院进行庭审,廖承志、陈赓,均被传唤出庭。在庭审中,法国政府也将那名供出廖承志的叛徒当做证人传唤出庭。

叛徒王其良在法庭上,当堂指认廖承志、陈赓等五人是地下党,都被吴凯声一一驳回。一审结束后,法国政府突然耍起无赖,不由分说就要将廖承志等五人扭送至上海警察总局。

原来法国政府早就和国民党政府串通好的,要把廖承志和陈赓等人引渡到南京。如果一旦他们成功,那么廖承志和陈赓等人别说坐监狱了,恐怕到时候连命都没了。

吴凯声见法国政府和国民党如此做派,气愤之余,也顾不上有什么生命危险了。他一路紧跟着押送这廖承志、陈赓等人的警车,到达上海警察总局,要求面见局长。

警察局长怕麻烦,不敢和吴凯声见面,好在宋庆龄一行人早有准备,让何香凝去面见上海市市长吴铁城。

碍于何香凝和廖承志父亲廖仲恺的地位,吴铁城不敢应付,只好从中斡旋,最后由他保释,将廖承志释放出狱。

廖承志出狱之后,宋庆龄派他的姐姐廖梦醒给他送来密信,让他尽快离开上海,投奔共产党。接到密信之后,廖承志不敢耽搁,收拾好行李便出发了。

相比廖承志,陈赓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陈赓之后还是被送到了南京,好在蒋介石十分惜才,他不舍得杀陈赓,因为陈赓曾救了他两次。

他原本想劝陈赓投诚,但陈赓却死都不答应,万般无奈之下,蒋介石便让宋希濂负责看守陈赓。几个月后,宋希濂故意放松警惕,陈赓趁此机会逃脱。

在革命道路上,有太多革命者不惜身陷囹圄以拯救我们的中国,他们的名字,不止会留在史书上,还会留在后辈子孙的心里。

0 阅读:371
鸿史来了

鸿史来了

军情情报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