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正在上课,突然叫停学生的训练:“这是什么曲子谁写

蓝贵的过去 2024-09-25 14:27:51

1949年,著名二胡演奏家储师竹正在上课,突然叫停学生的训练:“这是什么曲子谁写的?”学生老实回答:“这是无锡街头一个瞎子艺人瞎拉的。”没想到,这件事竟然拯救了一首世界名曲 1949年秋天的一个午后,南京音乐学院的课堂一如往常。储师竹,一位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享有盛誉的二胡演奏家,正带领学生们进行日常的训练。 这时,他突然被一段充满哀婉情感的旋律吸引住了,仿佛这音乐来自一个遥远的心灵深处。随着琴弦的颤动,乐曲中深埋的悲痛与无奈通过每一个音符,传递到储师竹的耳中。 他猛地停下了学生的训练,皱着眉头,语气急切地问:“这是什么曲子?谁写的?” 学生们面面相觑,最终一位年轻的学生黎松涛站出来,老实地回答:“老师,这是无锡街头一个瞎子艺人随意拉的曲子。” “瞎子艺人?”储师竹的眼中闪过一丝震惊和疑惑。那个年代的街头艺人大多为流浪者,音乐才华虽然出众,但作品往往没有系统地记录和流传。 储师竹意识到,或许这个瞎子艺人拉奏的并不是一首简单的“随意之作”,它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多的故事与情感。 这段无名的乐曲让储师竹念念不忘。作为一名深谙民族音乐的人,他听出了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这首曲子的旋律简单,却充满了生命的重量和无法言说的悲哀。 储师竹决定探究这首曲子的来源,以及那个瞎子艺人的身世。他打听得知,这位瞎子艺人便是无锡街头的著名盲人音乐家——阿炳,原名华彦钧。 阿炳的身世极其坎坷。他出生于1893年,是无锡当地一位道士的私生子。幼年丧母后,阿炳跟随父亲生活在道观中,从小耳濡目染,学习了大量道教音乐和传统乐器的演奏。 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阿炳早年丧父,生活失去了依靠,双目又因疾病失明,沦为街头卖艺的流浪艺人。 在无锡街头,阿炳每天背着二胡和琵琶,在热闹的集市上拉奏。他的音乐深沉而真挚,吸引了很多路人驻足聆听。 无论是繁华的白天,还是寂静的夜晚,阿炳的乐曲总是在街角小巷中回荡,表达着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痛苦。正是在这样一种境况下,这首日后被命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诞生了。 储师竹深感这首曲子不能被埋没,决定亲自去无锡拜访阿炳。在他的脑海里,这位盲人艺人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一位孤苦无依、以音乐为生的流浪者,拥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却未曾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 带着这份好奇与敬仰,储师竹在无锡的一条窄巷中找到了阿炳。当时的阿炳已体弱多病,生活困窘,但他依旧每天拉着二胡,默默地倾诉着他心中的痛楚与不甘。 当储师竹说明来意后,阿炳起初有些疑惑和不解,因为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个江湖艺人,拉的曲子也不过是随性而作,不值得如此关注。 储师竹告诉阿炳:“你的曲子绝非普通街头音乐,它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和感情的深度。这样的作品,应该为更多人所知。”这番话让阿炳稍显动容,但他仍然不相信自己的音乐能有多大价值。 在储师竹的坚持下,阿炳拿起二胡,缓缓拉起那段旋律。随着琴声响起,那熟悉的曲调再次在储师竹的耳边回荡。 这一次,储师竹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那是一段在命运的漩涡中苦苦挣扎的生命之歌,是对世间不公的控诉,也是对自我身份的追寻与反思。 拉完这首曲子后,储师竹郑重地请求阿炳再演奏几遍,他希望能将这首曲子记录下来,避免它在时间的流逝中被遗忘。阿炳虽然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答应了储师竹的请求。 储师竹回到南京后,立即着手整理阿炳的乐曲,将它们编成曲谱,并呈交给学院的音乐专家杨荫浏。杨荫浏在听到这首曲子后,也为其深深感动。 他们意识到,阿炳的作品不仅仅是民间音乐的精粹,更是一种带有深刻人文意义的艺术表达。它超越了个体的苦难,传递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正如世界名曲《月光奏鸣曲》所带来的那种震撼。 为了将这首曲子发扬光大,储师竹和杨荫浏共同努力,最终将阿炳的作品带上了更大的舞台。这首《二泉映月》,以其如泣如诉的旋律和深刻的情感内涵,迅速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舞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它成了中国二胡音乐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东方的悲歌”,其影响力不亚于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阿炳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痛苦。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光,阿炳的身体日渐衰弱,但他的音乐却日益成熟。通过《二泉映月》这首曲子,阿炳将他所有的痛苦、孤独与对命运的抗争,融入了每一个音符之中。 1950年,在储师竹的推动下,《二泉映月》被广泛传播,逐渐走向世界的舞台。这首曲子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象征着人类在苦难中的顽强意志与不屈精神。 阿炳虽然离世了,但他的音乐却长存于世,成为了后人永远铭记的经典。今天,每当《二泉映月》的旋律响起,我们仿佛可以看到阿炳在无锡的街头,拉着二胡,诉说着他的一生。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