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要一起吃,只选一种不行吗?医生讲清楚

张伟小张 2024-10-16 08:46:47

最近,有一位朋友提了个问题,他说:他的母亲患上了脑梗死,为了预防复发,医生要求他母亲出院以后,服用阿司匹林,这本没有什么问题,因为随着科普的推广,大多数朋友都能理解这种预防方式。但是,除了阿司匹林以外,医生还要求他另外服用一种作用相似的药物,叫做氯吡格雷。

医生这样建议,肯定有他的道理,但张医生这位朋友怎么也想不清楚,既然两种药物作用相似,为何还要一起吃呢?单吃一种不行吗?如果担心剂量不够,只需要其中一种加倍剂量,不就行了吗?事情当然没有这位朋友想的那么简单。下面,张医生就利用8分钟左右的时间为您详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吃药?有朋友就会说,张医生,你这不是废话吗?好模好样的,谁会吃药啊?肯定是得了病,我们才会去吃药。其实吃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疾病有点像战争,目的不是为了单纯地打败对手,而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出一种更有利于长远发展的战略环境。同样,我们服药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彻底战胜脑梗死,而是为了让身体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不再发病了。

这就不得不提到急性脑梗死这种疾病,它是以眩晕、吞咽困难、头痛、偏瘫等为典型症状的脑血管疾病。特点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治疗费用更高。现阶段,医生主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管内介入、静脉溶栓、抗血小板等治疗。其中介入与静脉溶栓通常适用于发病 6小时内就到达医院的病人。

但在现实生活中,多数患病的朋友对于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并不了解,这就会导致他们就医的延迟,入院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同时,现在还有很多医院不能进行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这也会对病人的诊治造成延误。

所以,尽管治疗方式在快速的进步,抗血小板治疗仍然是无法替代的。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就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氧化酶抑制药物,能抑制乙酰化酶活性,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而氯吡格雷能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大多数医生都赞同,二者联手,可增强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拍脑门得出的答案,表面上,这两种药物都属于抗血小板药物,但是,它们抗血小板的机理是有一定差异的。咱们前面提到,急性脑梗死表现为语言障碍、呕吐等,由于病情进展快、发病突然,前期无法预测,极易危及生命安全。

直到目前为止,医学界尚未明确急性脑梗死病因,但可能与不稳定斑块、动脉狭窄等因素有关。有的朋友不服气,脑梗死不就是血管堵塞导致的吗?有什么不明确的。那张医生再反问一句,导致血管堵塞的原因呢?您可能会说血栓形成。那么导致血栓形成的原因呢?

正因如此,医生们才会说,这种疾病的根本病因还不是太明确。现在,药物疗法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重要手段,且针对错过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的朋友,通常会采用抗血小板治疗,有报道指出,氯吡格雷 + 阿司匹林能抑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预后及生活质量。

即便是症状比较轻的急性脑梗死,氯吡格雷 + 阿司匹林也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之所以两种药物一起应用,是因为阿司匹林能抑制血栓素 A2 合成,起到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逆的。但是,阿司匹林并不完美,对已活化的血小板,阿司匹林就无法发挥出抑制作用,加之不能它阻碍环氧化酶旁路,会导致单用效果欠佳。

当联合氯吡格雷时,由于此药活性代谢产物可与血小板表面二磷酸腺苷受体相结合,促使糖蛋白复合物活化,所以能增强抑制血小板聚集效果。这一段描述有点过于专业,朋友们只需要知道,二者抗血小板的机理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因此才可以发挥出1+1>2的作用。也就是说,二者联手的效果,要远远大于单药剂量加倍。

除此之外,这2种药物联用时,还能发挥有效的抗凝效果,避免血液高凝。这里有个知识点,朋友们需要知道,抗血小板和抗凝并不是一回事,抗血小板主要是为了预防动脉血栓,而抗凝对静脉血栓的预防意义重大。从某种角度来说,二者联合,对静脉疾病也比较友好。

更让人万万想不到的是,联合用药方案更有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微循环,有效恢复患病脑组织血供,减轻脑神经功能缺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也就是说,两者联合使用的时候,除了抗血小板和抗凝作用外,还可以发挥出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处。

最后,要提醒朋友们的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使用,在疗效上确实有诸多好处,但伴随的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朋友们最担心的,肯定是各种出血。其实这也是医生非常担心的问题,因此,医生并不建议长时间联合用药,一般3-6个月,也有使用一年的。之后只需使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维持治疗就可以了。

总的来说吧,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是非常显著的,可减少血小板聚集,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凝血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侧支循环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高,值得继续推广。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

0 阅读:207